-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云质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
中亚可勘探气储量占世界可勘探气储量的43%,其中碳酸盐岩油储量占世界碳酸盐岩油储量的70%,碳酸盐岩气藏储量占世界碳酸盐岩气藏总面积的90%。伊拉克鲁迈拉油田是全球第五大油气田, 油气当量36.38×108t。Mishrif组碳酸盐岩是鲁迈拉油田主要储集单元, 储层类型以生屑滩颗粒灰岩为主, 孔、渗性好, 但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 储层非均质性强, 从而导致目前采出程度仅为7%。
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多样, 在沉积相控制的基础上, 受到后期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和破裂等构造作用改造, 致使储层孔、渗属性差异明显, 表现为强的非均质性特征, 从而成为制约油气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 笔者通过岩心、薄片、实测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以及测井曲线等资料, 分析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 确定沉积模式并划分沉积亚相, 厘定成岩作用序列, 研究沉积相变化、成岩作用和构造改造对Mishrif组储层的影响, 以期为Mishrif组碳酸盐岩油藏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1 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机制
伊拉克鲁迈拉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与科威特交界处, 构造位置属于中东波斯湾盆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油田由南北2个长轴背斜构造构成, 中部以鞍状构造相连, 北鲁迈拉近南北向展布, 南鲁迈拉为NNW向展布 (图1) 。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与波斯湾盆地构造演化背景关系密切。前寒武纪初期, 阿拉伯板块增生, 发育波斯湾盆地基底;前寒武纪晚期—中二叠世为克拉通内沉积发育期;晚二叠世, 古特提斯洋闭合, 波斯湾地区演化为新特提斯洋南缘被动大陆边缘;中新世, 新特提斯洋闭合, 受扎格罗斯造山作用控制, 波斯湾地区转为活动构造板块边缘, 并延续至今。
Mishrif组发育于白垩纪稳定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环境, 其沉积演化主要受相对海平面升降和阿拉伯板块隆升控制。Mishrif组碳酸盐岩现今埋深为2 200~2 500 m, 以生屑滩生屑灰岩和潟湖生屑泥晶灰岩为主, 与下伏Rumaila组泥灰岩呈整合接触关系, 和上覆Khasib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图2) 。
2 下发育泥晶生屑火山岩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 可将Mishrif组碳酸盐岩分为6个段, 自下而上依次为MB2、CapB、MB1、CapⅡ、MA和CapⅠ。MB2段下部发育泥晶生屑灰岩, 上部以生屑灰岩为主;CapB段以生屑泥晶灰岩为主, 局部发育生屑灰岩;MB1段主要发育生屑灰岩;CapⅡ段以致密生屑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为主;MA发育泥晶生屑灰岩和生屑灰岩;CapⅠ段以泥晶灰岩为主, 与上覆Khasib泥灰岩构成Mishrif油藏的盖层。
2.1 碳酸盐岩储层的储层类型
根据岩心资料, Mishrif组可划分出6种岩石类型, 即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生屑灰岩、生屑灰岩、白云质灰岩。泥晶灰岩主要发育在南鲁迈拉CapⅡ段上部, 含生屑泥晶灰岩和生屑泥晶灰岩主要发育在CapⅠ段、CapⅡ段和CapB段, 泥晶生屑灰岩主要发育在MB2段下部, 生屑灰岩主要发育在MB2段上部、MB1段和MA段, 白云质灰岩主要发育在CapⅡ和CapB段上部, 为潟湖泥晶灰岩在蒸发环境发生局部白云石化的产物。
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 (溶) 孔、铸模孔、微孔、白云石晶间孔、微裂缝和压溶缝。粒间 (溶) 孔和铸模孔主要发育在MB2段上部、MB1和MA生屑灰岩层段;铸模孔有颗粒铸模孔和生物体腔溶孔2种类型[图3 (a) 、图3 (b) ], 是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微孔主要发育在MB2段下部泥晶生屑灰岩段[图3 (c) ];白云石晶间孔发育在CapⅡ和CapB段上部的白云石化层段[图3 (d) ];微裂缝和压溶缝局部层段发育[图3 (e) 、图3 (f) ]。
2.2 亚相及礁前亚相
根据岩心、薄片和地层对比分析,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Mishrif组主要为碳酸盐缓坡沉积 (图4) , 发育潟湖、滩后、生屑滩、生物礁、滩前和浅水陆棚等沉积亚相 (图5) 。
潟湖亚相为含生屑泥晶灰岩和生屑泥晶灰岩。滩后亚相发育泥晶生屑灰岩, 属于潟湖和生屑滩过渡带, 储集空间以生物碎屑溶蚀孔为主。生屑滩亚相是Mishrif组储层主要沉积相类型, 以生屑灰岩为主, 发育粒间孔、粒间溶孔和铸模孔等。生物礁亚相局部发育, 为点礁。滩前亚相主要发育于MB2段底部, 以泥晶生屑灰岩为主, 由于水体变深和水动力条件减弱, 生物碎屑颗粒粒度变小, 可见燧石结核。浅水陆棚亚相发育于CapⅡ上部, 以致密泥晶灰岩为主。
2.3 层的形成和非均质
2.3.1 孔、渗相关关系
通过岩心实测的孔、渗数据资料分析, MB2段孔、渗性最好, 孔隙度介于20%~25%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