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浆军之路与王氏高句丽之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浆军之路与王氏高句丽之变 原作者红披肩起义摧毁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战争也影响了朝鲜以王丽亭为首的朝鲜。红巾军起义加速了元王朝的衰亡,这一点已成治元史者的共识;但它对此后高丽政局和元丽关系的影响,前人少有论及。本文依据有关史料,对这两方面内容作些说明。 一、 元宗提升高丽政权 10世纪初,新罗王朝衰微,朝鲜半岛再度分裂为三国。918年,后高勾丽将领王建推翻其王自立,建国号高丽,定都松岳(开城),先后并灭新罗和后百济,完成统一。王氏高丽典章制度多仿唐朝,与辽、宋、金朝有频繁交往。 高丽高宗(1213-1259年在位)王庇时,蒙古兴起于中国北方。1216年,时已归附蒙古的辽东契丹人耶律留哥部下叛蒙,在蒙古军队压力下东渡鸭绿江,活动于朝鲜半岛北部。1218年成吉思汗以追剿契丹叛人为名遣军进入高丽。高丽国王也派遣一支军队协助,并向蒙古军提供粮草。次年平叛之后,两国结为“兄弟关系”,11高丽每年遣使通贡。但此后蒙古统治者连年遣使索取贡物,诛求无厌,加上使臣骄横贪婪,使高丽朝廷上下对蒙古的敌对情绪不断升温。1225年,蒙古索贡使臣在归国途中被人杀死,蒙古认为乃高丽所为,两国关系断绝。但此时蒙古军正忙于第一次西征,之后,成吉思汗去世,汗位又虚悬两年,蒙古无暇东顾,高丽得以度过七年较稳定时期。 1231年,蒙古铁骑以高丽杀使之事为由渡过鸭绿江,陷四十余城后进围王京,高丽朝廷被迫遣使出城犒师请降。蒙古统帅许之,在其境置京府州县达鲁花赤七十二名,于1232年春班师。达鲁花赤凌驾于高丽地方官员之上,干涉其行政。蒙古又屡逼高丽纳贡和进献王公贵族子女,使高丽朝廷疲于应付。是年七月,王庇迁都江华岛;遣人往北境诸城杀达鲁花赤,令人民入山下海避难。此后,蒙古数次出兵高丽,迫令王庇出陆迎降和派太子为质于蒙古。连年战争,使高丽“人畜之被害驱掠者,已不可胜言”,蒙军“所经州郡,皆为煨烬”。111258年,王庇遣太子亻典入朝。1259年亻典赴四川军前朝见,至六盘山闻蒙古汗蒙哥死而改道南行,与从鄂州北上的忽必烈在汴梁相遇,遂从往开平。1260年2月,高丽来报老王王庇已于上年6月去世。赵良弼和廉希宪都建议忽必烈立亻典为王,遣送还国,“彼必感恩戴德,是可以不烦兵而得其国”2。忽必烈纳其议,派兵护送王回国继位,是为高丽元宗。忽必烈即位后,又答应了元宗提出的撤回蒙古军队、放还被掳的高丽人等要求,并授予王封册、虎符和高丽国王印。 至元六年(1269)六月,高丽权臣林衍发动政变,逼元宗(时改名礻直)让位于王弟,王在元朝帮助下复位;其后又在蒙古军协助下,平定国内反对势力,七年起开始还都工作。十一年忽必烈答应王为世子请婚要求,以亲女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王。不久死,归国袭位,元授“驸马高丽国王”号。在他之后直到元末的六代高丽国王,除两王死于未成年外,都娶元公主(元制宗王之女亦称公主)为后。元丽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在此之前,中国和朝鲜半岛间的政治关系,主要以封贡制度为基石。中原王朝的宗主权“不过限于理论的层次,所着重的无过于国交礼仪的正确”;对半岛“既不欲加以兼并,也极少干涉内政”3。半岛民族古来尚血族婚制,尤其王室,为维持独尊地位,鲜与其它家族通婚。元代高丽主动向元室请婚,乃是迫于内外交煎的情势。对外方面,蒙古军队屡次入侵,小朝廷早已兵财两竭,难以再苟延残喘下去。内部,王权旁落,武臣专横跋扈,恣意废立。在这样的情形下,元宗决定以牺牲国家部分主权来换取元廷对他王权的保障,请求公主下嫁便是争取元廷保护的一个手段。公主下嫁是高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象征着高丽对元廷的完全臣服和元廷对高丽王室的信任与支持”。3元朝通过政治性的婚姻联结,达到了进一步控制高丽的目的。联姻后,直到元末,半岛未发生重大反元事件,元廷强加于高丽王朝的纳贡、助军输粮、设驿、置达鲁花赤、质子等藩属国义务,后者多认真履行;高丽的王位继承,受到元廷的严密监控和粗暴干预。另一方面,高丽王也凭借驸马身份提高在元廷和本国的地位,并得以保持本国的局部主权,如终元一朝征东行省未能实体化,高丽原有的政权机构和各项制度也基本未变。 到至正十一年(1351)高丽恭愍王王颛即位时,元朝已呈败亡迹象。这位早有摆脱元朝控制想法的驸马国王决心利用这一机会改变高丽长期屈从于宗主国强权政治的局面。十六年,恭愍王消灭了高丽王廷内最大的亲元势力奇氏一族。接着发兵攻打东北方的双城总管府。这一地区原为高丽领土,1258年被蒙古占领,至此沦陷百年之久后由高丽夺回。恭愍王又下令停用元朝年号,恢复曾被元朝指为“僭拟”的一些高丽前期官称和官制。元廷得知高丽情况的变化,很快作出反应,“申言发八十万兵来讨”。11还宣布罢黜王颛另立高丽王,终因红巾军起义而无力付之实施。 二、 红色兵权的重新聚合 就在恭愍王登基那一年(元至正十一年,1351),白莲教徒韩山童、刘福通等借元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