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中药的电子舌鉴别研究
中医饮食是中医学的重要特征。自古以来,有“神农品尝草药”。在中医品尝中,它是区分中医的主要方法。随着新兴分析技术应用于中药,中药滋味不再是辨别中药的主要方式,人们对中药滋味的研究越来越淡化。但是,随着医药市场的国际化,中药产业面临着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中药现代化研究必须规范中药产品研发及生产过程,提高中药顺应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理解释传统中医药理论,中药滋味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客观表征中药滋味,对合理解释中药五味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能为中药材的鉴定,中药掩味,中药安慰剂的研制等进行指导。
历来中药滋味主要由口尝获得,但是由于人工评价的个体差异和描述的主观性,历代医学典籍对中药滋味的记载并不一致。现今,滋味的获得仍是依赖于感官评价,但是感官评价结果数据往往比较模糊,难以用客观的数据表达出来。在最新版的药典中,对于中药滋味的描述仍是主观的,模糊的。基于这种模糊描述,得到的研究结果都是欠缺科学性的。因此,有必要对中药滋味进行系统研究。
电子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识别液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这种技术也被称为味觉传感器技术或人工味觉识别技术。电子舌是由具有非专一性、弱选择性、对溶液中不同组分(有机和无机,离子和非离子)具有高度交叉敏感特性的传感器单元组成的传感器阵列,结合适当的模式识别算法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对阵列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样品定性定量信息的一种分析仪器。电子舌在食品饮料,茶叶,酒类区分和环境分析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研究基础。与食品相似,中药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部分矿物质,因此,基于电子舌在食品行业的研究基础,将电子舌应用于中药的研究是可行的。
日本学者Masumi Kataoka等尝试将电子舌用于有苦味或涩味的药用植物和中药复方的味觉评价和质量控制,国内也有学者尝试用电子舌检测中药五味。但之前的研究只针对于中药的苦涩之味或是将中药简单的区分为苦寒、辛温2种,并没有对中药的滋味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对中药滋味做出准确的客观描述。
现代生理学认为辛味是热感与痛感的综合感觉。因此本研究尝试用电子舌对酸、苦、甜、咸中药进行分析辨识。对相同或相近滋味中药的电子舌检测结果进行横向统计,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味道相同的中药的检测结果进行建模,寻找已知样本的共性特点,提炼共性味谱图,客观表征中药滋味。
1 基于承担氯化银参比电极的污水处理系统
中药饮片均购自上海养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食盐(批号080605,中盐集团)。α-ASTREE电子舌系统(法国Alpha MOS公司):由第二套传感器阵列(7个味觉传感器ZZ,AB,GA,BB,CA,DA,JE和1个氯化银参比电极)、16位自动进样器、数据采集系统及Alphasoft V12工作站软件组成;LXJ-IIB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XP 205分析天平(0.01 mg,瑞士Mettler-toledo仪器有限公司)。
2 常见中药的选择
选取22种中药,苦味药5种,甜味药6种,酸味药6种,咸味药5种。其中苦、甜味药均为药典记载的药味单一的常用中药。酸味药则为药典记载药味单一或有兼味的常用酸味药。咸味药中4种为药典记载的药味单一的常用中药。此外,食盐常作为咸味的代表性物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食盐味甘、咸,性寒。食盐溶液也作为一种咸味药,进行实验分析(表1)。
2.1 不同制备中药的用药方式
某些中药因质地及特殊成分的原因,煎法比较特殊,若不正确操作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为与传统用药更贴切,结合本研究样品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煎煮方法,分为常规煎煮类中药,先煎类中药和后下类中药。
2.1.1 生药含量0.1gml-1的制备工艺
取中药饮片20 g于烧杯中,100 m L水浸泡30 min,煎煮30 min,趁热300目筛过滤,滤渣加水80 m L,煎煮30 min,趁热300目筛过滤,合并滤液,加水定容至200 m L,5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得生药含量0.1 g·m L-1的药液。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0.8 m L滤液于样品杯中,加纯水稀释至80 m L。
2.1.2 生制备0.1gml-1的制备液
石决明、牡蛎饮片,各取20 g于烧杯中,100 m L水浸泡30 min,煎煮1 h,趁热300目筛过滤,滤渣加水80 m L,煎煮30min,趁热300目筛过滤,合并滤液,加水定容至200m L,5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得生药量0.1 g·m L-1的药液。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0.8 m L滤液于样品杯中,加水稀释至80 m L。
2.1.3 生社会中添加3.0.3%微胶囊的制备
取芒硝10 g,加入80 m L沸水中,煎煮10 min,趁热300目筛过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