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氏家族内部关系变迁看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必然性.docVIP

从武氏家族内部关系变迁看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必然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武氏家族内部关系变迁看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必然性 目前,学术界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原因大都归因于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谏。通过对武氏家族内部关系的前后变化及武承嗣、武三思等武氏后裔的才学、品行及在朝中的威信等分析后可知,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是一种必然选择。 武氏后裔;武则天;关系变迁;还政李唐;必然性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原因,归因于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谏。但笔者通过研读史料后认为,除大臣劝谏外,还有多方面影响因素,其中一个就是武则天与武氏族人的关系。武则天与其武氏族人关系并不总是十分和睦,且武氏后裔大多才智平庸,并无作为皇储的合适人选。笔者拟以时间段为线索,以武则天的身份、地位变化为主线,通过对武氏集团内部的关系及武氏后裔的才学、品行及在朝中的威信等分析,从而得知武氏后裔不会成为皇位继承者,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武则天入宫之前武氏家族成员间的关系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一生有7个孩子。“初,士彟娶相里氏,生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长适越王府功曹贺兰越石,次则天,次适郭氏”[1]4727。武士彟另外的2个孩子,因为去世的特别早而鲜为人知,只是在唐高祖李渊在世时时人为表武士彟为人“忠节有余”时略有提及:“士彟在井钺军之日,有两儿患重,以至于没,亦不赴问,但伤悼而已。”[2]7252 据此可知,武则天实际上是有4个同父异母兄长(2个早亡)、1个同胞姐姐和1个同胞妹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不是武士彟的结发妻子,而是在其原配相里氏去世后,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由唐高祖李渊亲自为其主婚续娶的正妻①。尽管杨氏出身名门②,身份高贵,但作为续弦,她并不为武士彟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所喜欢。这一点在武士彟在世时表现得不明显,史书也鲜有记载。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渊“崩于垂拱殿”[3]6112。武士彟闻讯,哀悼过度,呕血而死。年仅12岁的武则天和其母、异母兄武元庆、武元爽等护送父亲灵柩,长途跋涉返回故里文水处理后事。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在武士彟去世后,因杨氏无子,原配相里氏所生的武元庆、武元爽不仅会袭得一定的官位,而且还会分得更多的遗产。此时杨氏母女的处境则不容乐观,如果武氏族人顾及杨氏正妻的身份,或许她与女儿们的生活也相对会有所保障。但据史书记载,情况恰好相反,武士彟死后,其原配夫人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对杨氏母女百般刁难,经常欺负她们。杨氏母女因不堪忍受他们的欺凌而不得不返回长安。 史载,“士彟卒后,兄子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氏失礼”[1]4727;“士彟卒后,诸子事杨不尽礼”[4]5836。正因如此,“武则天之母杨氏无法再在文水继续待下去,便决定带着女儿返回长安,投靠亲戚”[5]98。可想而知,在武士彟去世后,杨氏母女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好过。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闻武士彟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6]26。正是在这种境况与机缘巧合下,武则天得以初次入宫,并说了那句“见天子庸知非福”[4]3474的无畏豪言。由此可见,杨氏母女因为身份的原因,在很早以前即与相里氏所生的孩子关系不睦[7],只是到了武士彟去世后,相里氏所生的孩子们才毫无顾忌地表现出对她们的不满。 二、武则天第一次入宫后武氏家族成员间的关系 据文献记载,从武则天第一次入宫后至贞观一朝终结,她的身份与职位始终都只是一个五品才人。在古代皇帝的后妃制度中明确规定:“正一品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正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三品婕妤,九人。正四品美人,九人。正五品才人,九人。正六品宝林,二十七人。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采女,二十七人。”[1]2161-2162虽然在才人之下还有81人,但在才人之上尚有31位高阶位嫔妃,且同列才人者9人。如此来看,当时身处才人职位的武则天要想赢得皇帝的青睐,确实困难重重。“虽然制度中,才人之下尚有其他宝林、御女、才女等名号,但我们看到更多的例证是才人,才人之下的名号很少见到实例。因为连罪犯家属的册封,如李瑗妻、上官婉儿都是直接册封为才人,很可能才人就是实际嫔妃中最基础的一个台阶。”[8]81-82由此说明,武则天在贞观朝的职位还是非常低的。赵文润认为,唐太宗之所以会娶武则天,一是因为武则天美貌,二是出于对已故武士彟的怀念,三是出于对杨氏母女相依为命的怜悯[9]1-11。而蒲宣伊、孟宪实通过对武士彟在唐朝的任官经历分析后认为,武士彟虽然是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的元从功臣,但在玄武门事变的整个过程中,其立场并不清楚;从他在贞观时期的经历估计,他应该是站在朝廷立场上的,因为贞观时期他的历官一直走着一个平缓的下坡路[8]83。不管唐太宗内心深处是多么不喜欢武士彟,但是武士彟的统战资格实在是太强硬了③。唐太宗的统战动作,最后落实在武则天身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