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绍兴近1000a来旱涝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背景下汽化的重要性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的平均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即平均气候状态和远离差异(距离平坦)。离差值越大, 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 气候状态越不稳定。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 气候环境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旱涝变化是气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持续的洪涝或干旱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特别是对绍兴这样一个在过去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江南鱼米之乡, 显得尤为重要。
绍兴地处东南沿海, 天气气候复杂多变, 属副热带季风区, 是气候、海洋、环境灾害多发区。城市规格虽经过多调整, 但绍兴的城址历经数千年不变, 文化历史一脉相承,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堪称少见。2010年正值绍兴建城2500 a,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其繁荣和发展与自然灾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绍兴的历史气候发展变迁, 从而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 科学分析全球气候背景下绍兴近千年的旱涝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用30 a 滑动平均、旱涝等级比较、旱涝等级累积值等方法分析研究了近1000 a以来绍兴的旱涝演变特征, 并用滑动t检验法检测旱涝突变现象。
1 历史资料记载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研究中指出, 近五千年的时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考古时期, 大约公元前3000年到1100年, 当时没有文字记载;
物候时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 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 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
方志时期,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地写的时而加修改的方志;
仪器观测时期, 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 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
绍兴地处中国东部沿海, 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建城2500 a来, 大致跨越了三个时期, 以物候和方志时期为主。绍兴区域范围不大, 进行考古等的直接代用资料为零, 文献方志中对大的气象灾害有一定量的记录, 但以描述性为主, 不足以建立完整的旱涝序列。地方建站最早为嵊州 (嵊县) 站 (1954年) 。绍兴县站 (东湖) 为1960年建站 (2007年迁站至柯桥) , 到目前拥有50 a较为完整的气象记录。基于这个原因, 将历史资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1000-1960年, 这个时期的旱涝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来划分;另一部分是1961-2010年, 这个时期由于资料比较完整, 利用计算降水指数来划分旱涝。
在对1000-1960年的旱涝分析研究中, 收集了过去近1000 a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气象灾害, 包括各种县志、府志、简志、通志、水利志等 (详见表1) 。由于历史资料记载很简单, 对灾害多为定性描述, 因此根据灾情的描述来划分旱涝等级, 没有灾情记载的, 按正常年划分。由于夏季旱涝影响最大, 史料中记载的也多数是夏季的旱涝变化, 因此本文仅研究夏季的旱涝分布情况。
2 体现了一个信息的气象和气象
旱涝灾害等级划分按如下标准:大旱、旱、正常、涝、大涝, 分别用1级、2级、3级、4级、5级表示。
大旱包括连续几个月的干旱、连季的干旱、大范围的干旱。如:“浙江旱, 自春至于八月不雨, 民大饥”, “绍兴府各属县、夏秋亢旱、无收”, “是岁, 建康府大水。浙、闽、广、江西旱”。
旱包括某一月的干旱、某一季的干旱、成灾较轻的干旱。如:“七月, 绍兴旱”, “绍兴路、夏旱”, “杭、越、温、婺诸州因蝗、旱秋苗不收”。
正常包括丰收或没有灾害的年份。如“十月十九日诏, 两浙连年灾伤, 今岁方始丰熟”。
涝包括某一月的大水、某一季且成灾较轻的大水, 也包括淫雨、霖雨、连阴雨等。如:“六月, 江浙行省大水, 民乏食;绍兴水”, “会稽、春夏淫雨, 春花无收”, “上虞、九月大风雨, 驾海涛, 败县堤及梁湖堤”。
大涝包括连续几个月或连季且强度大的降水、大范围的降水、强台风造成的强降水等。如:“是年, 宁、绍、杭、嘉、湖及江南苏、松二郡俱大水, 至冬始平”, “杭州、常州、庆元、绍兴、镇江、宁国诸路及常德、安庆、池州、荆门诸属县皆水, 没田一万三千五百八十余顷”, “飓风大作, 海水涨溢, 顷刻高数丈许, 沿海居民漂没, 男女枕藉以毙者万计, 苗穗淹溺。岁大歉”。
如果一年中同时出现旱和涝, 以夏季的旱涝为主。
对1961-2010年这个时期, 根据详细的降水资料, 利用计算夏季的降水指数来确定旱涝指数。利用下式定义绍兴的降水指数:
Rt=5∑i=1(Xn-ˉXtSx)t=1?2?3,?,49
其中,Xn是第i个站第t年的降水资料,Sx是它的样本均方差。Rt就是绍兴站、诸暨、上虞、嵊州、新昌这5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