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高窟第二十三窟北魏千佛画调查
据千佛艺术概论记载,这一主题在敦煌石窟艺术学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大多数窟件都画有千佛。莫高窟也被称作千佛洞,也许便是因此而得名。在全国71个较有名的佛教石窟中,被称作千佛洞者达33个之多。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柏孜柯里克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甘肃昌马千佛洞、文殊山千佛洞、东千佛洞、西千佛洞、四川广元千佛崖、夹江千佛崖等。此外还有所谓“万佛峡”(榆林窟)、“万佛洞”(如龙门“万佛洞”)等,也与千佛有关。这些洞窟遍布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所在区域东西横跨几千公里,时间延续上千年。由此可见,千佛题材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长期以来,千佛的概念内涵和来历等,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并未真正弄清。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莫高窟第254窟北魏千佛画中残存的千佛名号榜题的研究,寻求其佛教经典依据,研讨其真正的内涵实质,分析其艺术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莫高窟北魏千佛画及相关问题作一窥探。
一、 中心置石岸营造
经详细考查,第254窟四壁总墙面为131平方米,千佛画为47平方米,为总面积的38.5%,共绘有佛像1,235尊。所有佛像根据一定规律分布在窟内东、南、西、北四壁,同时依照严格的排列组合方式精心绘制,并且所有佛像左(或右)上侧均有按照一定经文书写的榜题。现将调查情况详细介绍于下:
(一) 千佛画图1,仅北壁面为40.
东壁墙面宽6.90米,高4.00米,除去门和明窗的面积,总面积为24平方米。千佛画下距地面0.90米,上距窟顶0.60米,画面高度2.50米,除去门、明窗所占面积,其面积为14平方米,为东壁总墙面的58%,共绘有佛像324尊,具体分布情况参见附录。
南壁墙面宽9.80米,东高4.00米,西高4.10米,加上由人字披东西两披构成的三角形平面(高1米,宽3米),墙面总面积为40平方米。千佛画分布在三处,一处位于东侧的《降魔变》及弥勒龛之左,一处位于弥勒龛之右,一处位于西侧三个圆券龛下方,其面积共为8.50平方米(不包括画中说法图面积),占南壁总墙面的21%,共绘有佛像232尊,具体分布情况参见附录。
西壁墙面宽6.65米,高4.10米,总面积为27平方米。千佛画下距地面0.95米,上距窟顶0.60米,画面高度2.55米,除去画面中白衣佛说法图,其面积为15.50平方米,占西壁总墙面58%,共绘有佛像440尊,具体分布情况参见附录。
北壁墙面宽9.50米,西高4.10米,东高4.00米,加上由人字披东西两披构成的三角形平面(高1米,宽3米),墙面总面积为40平方米。千佛画与南壁相同,亦分三处,一处位于西侧三个圆券龛下部,一处位于东侧上部弥勒龛之左,一处位于弥勒龛及难陀出家图之右,其面积共为9平方米,占北壁总墙面的22%,共绘佛像239尊。具体分布情况参见附录。
(二) 千佛画的体画模型
不论是东、西壁,还是南、北壁,其千佛画都是严格依据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精心绘制而成的。下面我们从色彩、造型及排列组合方式等方面对第254窟千佛画的构成形式作一介绍:
色彩:
1.地色为灰黑(红的变色),各壁一致。
2.榜题为白色,字用墨书,亦有少量直接书在土红地色上。
3.华盖为双层分色(具体形状后面介绍),上白下红或上红下白交替(其中红多已变黑或呈棕黑色,此窟中的红除袈裟中的土红色外,其它多变黑发灰或呈棕黑、赭黑。以下变色只标明“变”字)。
4.头光为四身一组,排列方式是:上下为绿、赭(变)、黑(变)、橙;左右为绿、橙、黑(变)、赭(变)。
5.背光为四身一组,排列方式是:上下为赭(变)、绿、橙、黑(变);左右为赭(变)、黑(变)、橙、绿。
6.袈裟为八身一组,排列方式是:上下为土红、灰(变)、蓝、黑(变)、土黄、赭黑(变)、绿、灰黑(变);左右为土红、灰黑(变)、绿、赭黑(变)、土黄、黑(变)、蓝、灰(变)。
7.内衣为绿、黑(变)二色交替。因千佛袈裟是披肩式和双领下垂敞口式交替,四尊佛象中只有两个露出内衣,故可谓四身一组。
8.莲座,绿、黑(变)两色交替。
9.肉体,颜色基本一致,皆已变灰。
造型:
1.画平面:矩形,因尺寸相异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宽13厘米,高20厘米(如东壁);另一种为宽15厘米,高25厘米(如南、西、北壁)。
2.榜题:矩形,一般是宽1—1.5厘米,高6—8厘米。
3.人体比例:此窟各幅千佛画描绘自然,大小、高低均有丰富变化,但也有一定限度,其最基本的尺度为:头长4.5厘米,身长13厘米;头宽4厘米,身宽9厘米。
4.面相与五官:面相多方而略带圆形;眼圆,中点白粉以示高光;鼻梁长而高直,鼻尖略钩,鼻梁用白粉描线,两侧施以晕染,表现隆起形状;唇点白粉,嘴角内收;耳部描绘简略概括,耳垂向下拉长;额中白毫;颈上两道弧形晕染线。
5.袈裟分两类: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02、U9 cloud供应链-采购管理.pptx VIP
- 上海市各机构名称英译.docx VIP
- 0303、U9 cloud财务-应收管理.pptx VIP
- 0302、U9 cloud财务-应付管理.pptx VIP
- 0304、U9 cloud财务-总账管理.pptx VIP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0105、U9 cloud供应链-多组织供应链协同.pptx VIP
- 第5课 走近科学家 第3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四节.pdf VIP
- 2025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最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