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干预与民间信仰的当代表达从教化民众到弘扬文化论地方特色庙会转型的国家逻辑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鹿邑老子庙会为中心的考察
这是基于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地域传统寺庙文化,自古以来就被融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生活方式。但是,文化从其产生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自外于经济与政治,反而是经济与政治活动的一个直接结果。传统国家总是要以种种举措干预民间信仰、引导民间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利于社会的稳定。(1)当今,地方政府也根据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通过主办庙会以及对庙会文化的话语建构,对民间信仰、民间文化进行规范与引导。这里以豫东淮阳太昊陵庙会、鹿邑老子庙会(2)为例,探讨地方特色庙会文化传承与发展背后的国家逻辑。
一、 传统民间信仰的形成
东晋的佛教领袖道安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p463)这说明了国家政权对宗教事务的制约以及宗教信仰对世俗权力的依附。非但如此,中国历史上,传统国家通过区分国家的正祀、民间的杂祀和“淫祀”,为民间神灵信仰划定了界限,许多兴盛的庙会文化被纳入国家信仰,在各地由官员定时祭祀,显示出国家对这种民间信仰及其所显现的民间社会的力量的兴趣和重视。通过对河南太昊陵庙会、鹿邑老子庙会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传统国家对地方传统信仰的积极干预。
1. 太扩大陵区建筑布局,建造官方祭祀老古建筑
太昊陵庙是为“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而兴建的大型陵庙,位于河南淮阳县城以北。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宗建隆元年亲颁《修陵奉祀诏》置守陵五户,乾德元年诏三年一飨,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后于开宝、咸平、景德、祥符等年代均有修葺,陵与庙祀,日渐崇隆,并有御祭。靖康后,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荡然无遗。
洪武三年,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御制祝文致祭。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天顺六年知州万宣,同知李鼒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具祭器,又作三清观,吏目汪澄改立前门,成化六年知州戴昕起敝易坚,庄严帝像,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嘉靖以降,历代均有增修,至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规模宏大,已定格局。清末陵制,南临蔡河,北至民人徐通地,东至大路张雨地,西至大路汪珣地,面积三顷五十亩(折八百七十五亩),世传五顷四十亩。
太昊陵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和命名均依帝王规制和太昊伏羲氏先天八卦之哲理,分列在七百五十米长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由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护卫。据道光六年《淮宁县志》记载:附属建筑东有岳忠武祠、老君堂、元都观、火星台、更衣亭,西有女娲观、玉皇观、三清观、天仙观等。(p3)
鹿邑老子庙会围绕老君台、太清宫两处祭祀老子场所展开。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西北角,相传为老子得道成仙飞升之处,约始建于魏晋时期,唐代修复。台前有明道宫、太清坛等,曾于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复建,清康熙年间曾再次重修。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名老子祠或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以此庙为太庙,大兴土木,建宫阙殿宇,犹如帝者居。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更名“紫极宫”,武瞾光宅元年修葺增建。北宋真宗赵恒亲谒拜老子,修缮原有建筑。元世祖元年立碑称,“太清宫地面每一面宽一十里,四面计四十里。于内……一切等物,尽行施于瞻宫常主……诸人并不得争”;“专与皇家告天祝寿”。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太清宫又曾修缮增建。(p622-624)
自明初至民国,就陵内碑文所载,官方祭祀太昊陵庙达52次之多。(3)自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起,各朝帝王在鹿邑太清宫、老君台御制碑碣代代有增。现仍存唐碑1通、宋碑2通、元碑3通、清碑1通。(p613)
由上可知,不论是“唐高祖大兴土木,建宫阙殿宇,使老子庙犹如帝者居”,还是经明清两朝整修之后的太昊陵“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和命名均依帝王规制”,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国家在场的物证。
2. 国天承运后的官方致祭
从淮阳太昊陵及鹿邑老君台、太清宫等处所存御碑及官碑的内容看,无不流露出与民共享神圣资源、为王权提供合法性说明以及教化民众的用意。
以太昊陵为例。明太祖洪武四年亲撰文致祭称:“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烝民主,神圣功德,垂裕至今。”永乐元年遣官致祭称:“今朕尊奉祖训,奉天征讨。惟皇有治世之功,有安民之德,历代虽远,神灵不亡,其尚默赞元化,孚佑邦家永臻太平之福。”明弘治元年祭文称:“……用祈鉴佑,永祚我邦家。”明嘉靖三十年御祭文称:“惟神奉天抚世,奠境保民,圣德神功,万世攸赖。……朕不胜惶恻……往诣祭告,伏冀圣灵鉴佑,默相化机,转灾为祥。地方其永依庇焉。”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 甲戌本《石头记》中甲午八日脂批新考.PDF VIP
- 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方案.docx VIP
- 北京市地铁12号线机电IV标工程机电安装作业指导书.pdf VIP
- 新零售背景下胖东来的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ocx VIP
- 猎聘2024中国数字人才发展报告.pptx
- 第四版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部分章节解读.pptx VIP
- 我国羊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