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药用植物蓝果树资源调查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濒危药用植物蓝果树资源调查研究 云南绿果树(nyssayun2001)也被称为紫色毛叶树,是兰果树科的兰果树科(nyssalnin)落叶大乔木。云南蓝果树是我国特有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评价标准体系下的极度濒危种(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本种于1977年在《云南植物志:第1卷》上发表为新种,迄今为止,其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仅见于系统分类、形态修订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基础性资料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对极度濒危植物云南蓝果树的保护,鉴于此,于2010年开展了云南蓝果树资源调查,以期了解云南蓝果树资源分布状况及生态习性,为云南蓝果树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调查地点的确定 在收集云南蓝果树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云南蓝果树标本信息(表1)基础上,根据各种记载所显示的云南蓝果树植物学特性及生境,划定云南蓝果树可能的分布范围,携带相关图片资料及云南蓝果树新鲜枝条,深入目的地,开展社区访谈,汇总各种信息最终确定调查地点实地调查。云南蓝果树植株分布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植株的胸径、树高、冠幅,记录海拔、坡度、坡向、植株健康状况、结实情况、林下幼苗生长情况,调查云南蓝果树群落特征及自然生态条件。 2 云南兰果园资源分布 2.1 云南蓝行道树生长分布 经查询,国内主要标本馆目前藏有云南蓝果树标本共9份,均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从馆藏标本的记录信息看,各标本均采自1957年,从不同的采集者推测,云南蓝果树在1957年普遍分布于景洪普文,其云南蓝果树新种的花模式即出自普文标本,据云南植物志记载,其果模式来自于景洪市勐罕镇标本,可确定勐罕镇为另一个确切的云南蓝果树天然分布地。通过整理标本信息,结合《云南植物志》《西双版纳植物名录》《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附近保护区本底资料,并分析邻近地区的气象资料,得出云南蓝果树理论的天然分布范围(图1)。 2.2 云南蓝行道树生长情况 对云南蓝果树分布区展开野外实地调查,共调查2个州市3个县份共计10个乡镇,仅于普文镇发现3个云南蓝果树种群,其中2个为云南蓝果树天然种群,1个为云南蓝果树人工种群。2个天然种群中共有云南蓝果树8株(表2),种群I海拔865 m,有云南蓝果树5株,胸径大于40 cm的植株有3株,其中最大1株胸径达48 cm,径级在8~10 cm的植株有2株,最小1株胸径9.1 cm。从植株生长情况看,种群I的5株云南蓝果树生长良好,根据树下散落种子判断,其中3株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开始结实,但林下皆未发现云南蓝果树幼苗。天然种群II有云南蓝果树3株,沿同一溪流分布,且有部分根露于溪流中,植株6与植株7相距150 m左右,植株7与植株8相距100 m左右,种群II植株7胸径达90.4 cm,为此次调查中发现的最大1株云南蓝果树,植株底部具有明显的板根,植株8胸径达85.0 cm,健康状况良好,为此次调查中唯一发现树下具有幼苗的植株。 云南蓝果树人工种群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海拔865 m,共计18株(表3),沿着沟边成一字形排列,株距3~5 m不等,该人工种群平均胸径34.5 cm,平均树高为25.5 m,除1株枯顶外,其余生长良好,林下皆未见云南蓝果树幼苗,具体种植年代不详,但根据访谈及胸径推算,树龄应该在30 a以上。另在普洱市思茅区于2000年移栽云南蓝果树植株1株,胸径9.0 cm,树高6.5 m,移栽时幼苗约50 cm高,来源于普文天然云南蓝果树种群,而经实地调查,该天然种群目前已被茶叶地取代。 3 云南绿果园的生态习惯 3.1 培养麻黄的南支瞳和旱季 云南蓝果树为蓝果树属分布较南的树种,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洲景洪市,分布地属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类型,一年之中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和干暖的西风南支急流交替控制,半年为雨季,半年为旱季。通过分析云南蓝果树分布点的气候因子(表4),得出适于云南蓝果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即年平均气温大于20.0℃,年降水量不低于1 1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极端最低温不低于-0.7℃,极端最高温不高于42.0℃,≥10℃积温不低于7 450.0℃,干湿季节明显,且要求冬春多雾,以弥补旱季缺水。 3.2 种植地理位置 云南蓝果树主要分布于植被保存良好的沟谷雨林中低洼潮湿处,通常沿着溪流或沟塘分布,分布地海拔为500~900m,标本所记录的普文昆洛公路627 km和628 km处的海拔1 100m有误,实地调查海拔仅为870 m,人工栽培地点若选择适宜可以在海拔1 300 m正常生长,野生云南蓝果树分布于山间沟底、四季潮湿的环境,多沿着山中溪流分布。人工种群栽培经验显示,在云南蓝果树分布地恢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