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铁路沿线裂缝类型及成因分析
0 青藏铁路沿线地裂缝成因分类与观测
青藏高原结构活动丰富,寒冷和寒冷的天气条件。结构变形和融化冷冻变形相互连接,导致各种类型的灾难,影响公路、铁路、管道等线路的质量和运营安全。中国地质学家和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对青藏高原的地震、冻土与地质灾害进行了长期观测和不断深入的研究工作,为青藏铁路的选线、设计、施工和防震减灾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逐步形成了高寒环境强构造活动区的地质灾害理论体系。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对西藏中部的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进行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工作,调查了1411年羊八井8级地震、1951年崩错8级地震和1952年九子拉(当雄北)7.5级地震的地震破裂、地震灾害和地震烈度。任金卫等与吴章明等分别对西大滩活动断裂与风火山活动断裂的古地震事件进行了野外观测。中国地震局、Lin et al与吴中海等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同震位移及灾害效应进行了观测。胡海涛等通过工程地质勘测,结合钻探资料分析,对青藏公路沿线构造活动与地下水运动的相互关系及灾害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地下水文网的概念和冰丘成因分类方案。铁道部在风火山建立冻土实验站,对青藏高原常年冻土进行了长期的野外观测和实验研究。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于2001年调集数千部钻机,对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钻探与勘测。吴珍汉等通过大比例尺(1∶2 000)地表调查与综合勘测,对青藏铁路沿线的活动断层、构造裂缝及工程危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鉴别出4条强烈活动断层、35条较强烈活动断层、114条全新世活动断层及断层诱发路基变形、不均匀冻胀、冰丘、构造裂缝等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王治华应用遥感方法,对青藏铁路和公路沿线的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解译出数百条断层,划分出5条主要的地震构造带,鉴别出552个滑坡体和120条泥石流。Cheng et al对青藏公路与铁路沿线的冻土退化及灾害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Wu et al对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与不均匀融冻相互耦合产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提出移动冰丘的新概念。
但迄今为止,前人对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地裂缝及灾害效应仍然重视不够,缺乏系统分类与研究工作。我们通过大比例尺(1∶2 000)野外地质调查和跨季节对比观测,在青藏铁路沿线鉴别出地震破裂、断层裂缝、冻土裂缝与冰裂缝4种不同类型的地裂缝;发现部分地裂缝对公路与铁路等工程具有不良影响,局部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对青藏铁路沿线地裂缝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能够充实已有的地裂缝理论,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国西部高寒环境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
1 青藏铁路上跨海活动断层
青藏高原处于印度大陆北向俯冲产生的强烈挤压构造环境,发育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活动断裂(图1),成为地球表面现今构造活动性最强的大陆高原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为强烈、强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青藏高原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大陆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达4 500 m,发育特殊的大陆高寒气候环境,以低温、干燥、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为特征;青藏高原南部发育季节性冻土,中部发育规模不等、厚薄不均的岛状冻土,北部发育广泛分布的厚层常年冻土。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横穿青藏高原主要构造单元和常年冻土、岛状冻土。青藏铁路自北向南穿越西大滩左旋走滑断层(F6)、昆仑山南缘(库赛湖)左旋走滑断层(F7)、楚玛尔河活动断层(F15)、五道梁活动断层(F16)、可可西里活动断层(F17-2、F18)、风火山活动断层(F24)、二道沟盆南活动断层(F27)、乌丽盆北活动断层(F29-4)和乌丽山活动断层(F30)、通天河活动断层(F37)、雁石坪—木乃山活动断层(F40)、唐古拉山北活动断层(F43)、头二九山活动断层(F50)、崩错右旋走滑断层(F67)等典型的走滑断层及不冻泉盆地、二道沟盆地、温泉盆地、安多盆地、错那湖盆地、谷露—桑雄盆地、羊八井—当雄盆地等断陷盆地,盆地边缘发育二道沟盆缘活动断层(F26)、温泉盆西活动断层(F42)、安多盆北活动断层(F52-5、F52-6)、安多盆南活动断层(F54)、谷露—桑雄盆西活动断层(F65)和念青唐古拉山东麓当雄—羊八井活动断层(F73、F74)等伸展活动构造,大部分断层运动速率为1~5 mm/a,部分断层的运动速率高达6~15 mm/a(图1)。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孕育强烈地震,冻土产生融冻变形;构造变形、不均匀融冻及相互耦合为
形成地震破裂、断层裂缝、冻土裂缝和冰裂缝4种不同类型的地裂缝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必要的气候环境条件。
2 地裂带和地质特征的性质
2.1 旋走滑断层—地震破裂
青藏铁路沿线不同性质的断层运动导致强烈的地震活动,百余年来沿不同性质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