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胆汤治疗小儿痰热内扰验案3则
温胆汤起源于“三因一病证论”。它由半夏、竹芽、、陈皮、甘草和椰子茯苓组成。主要功能是理气、粘液、澄清胆囊和胃,主要用于治疗胆胃不和、粘膜热和内阻综合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咳嗽、多发性抽搐症、眩晕、胃痛等疾病,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
1 案件审理
1.1 风阳消湿以保痰
张某, 男, 7岁。主因咳嗽1周, 于2010年11月5日就诊。患儿1周前发热后开始咳嗽, 在外院诊为急性支气管炎, 服用阿莫西林及止咳中成药后未见好转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咳嗽, 咳黄痰, 胸闷、憋气, 微喘, 食欲欠佳, 恶心, 口干, 大便偏干。舌红, 苔白腻, 脉弦滑。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为痰热阻肺。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治法:清热化痰、健脾除湿。处方如下:半夏9 g, 枳实10 g, 竹茹10 g, 茯苓10g, 杏仁6 g, 白术10 g, 川贝母3 g, 甘草6 g, 桑白皮10 g。3剂, 水煎服, 1剂/d。
患儿服药3剂后, 咳嗽、胸闷、憋气消失, 仍有少许痰, 不欲饮食。原方减川贝母, 加山药10 g、神曲10 g、焦山楂10 g。服用7剂后, 患儿诸症消失。
按: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小儿生理特点为“肺脾不足”。肺与皮毛相表里, 肺气不足则藩篱不蔽, 若调摄不慎, 易感外邪;小儿脾气虚弱, 因为外感、饮食不节等因素则易致脾运失健、水湿不化而成痰, 加之外感邪热稽留, 炼液成痰, 痰热互结, 肺失宣肃, 则出现咳黄痰、胸闷、憋气、微喘等症。痰热阻于中焦, 则食欲欠佳、恶心、口干、大便偏干, 舌红、苔白腻, 脉弦滑。方中半夏燥湿化痰, 竹茹清热化痰, 枳实行气化滞, 使痰随气下。茯苓、白术健脾, 以绝生痰之源。桑白皮肃肺止咳化痰, 川贝母、杏仁化痰止咳, 甘草调和诸药。复诊时患儿痰量减少, 去川贝母, 加焦山楂、山药、神曲, 加强健脾之力, 以杜绝生痰之源。诸药合用, 痰消脾健, 标本同治, 则诸症消失。
1.2 健脾国内以养肝而病
张某, 男, 6岁。主因不自主摇头、眨眼4月余, 于2000年4月30日就诊。患儿在4岁时曾经出现短暂不自主眨眼, 未予治疗自愈。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不自主摇头、眨眼, 3个月前逐渐出现咧嘴、耸肩、肢体摇晃。刻下症见:不自主摇头、眨眼、咧嘴、耸肩、肢体摇晃, 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夜卧不安, 面黄, 纳少。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滑。中医诊断:多发性抽搐症, 辨证为脾虚痰聚。西医诊断:多发性抽动症。治法:健脾化痰、平肝息风。处方如下:陈皮10 g, 半夏10 g, 胆南星5 g, 枳实10 g, 党参10 g, 茯苓10 g, 钩藤10 g, 远志10 g, 酸枣仁10 g, 神曲10g, 麦芽10 g甘草10 g, 7剂, 水煎服, 1剂/d。
患儿连服中药7剂后, 肢体抽动症状减轻, 睡眠好转, 仍不欲饮食, 原方加山药10 g、白芍10 g, 继服20余剂后症状消失。
按:《小儿药证直诀》云:“凡病或新或久, 皆引肝风, 风动而上于头目, 目属肝, 肝风入于目, 上下左右如风吹, 不轻不重, 儿不能任, 故目连扎也。”故一切摇、抽动之症皆属于肝风。患儿面黄、纳少属脾虚, 脾虚则肝旺, 肝风内动, 则肢体动摇。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阻心窍则夜寐不安, 舌质淡、苔白腻。脉滑为脾虚痰聚之象。方中陈皮、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 党参、茯苓健脾益气, 枳实顺气, 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钩藤平肝息风, 神曲、麦芽消食运脾, 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之效。复诊时加强健脾柔肝以治其本, 加山药、白芍以固疗效。
1.3 痰热致癫以增强气血
赵某, 男, 74岁。主因头晕20年, 加重半个月, 于2010年4月23日就诊。患者20年前出现高血压, 伴有头晕, 近半个月头晕、头胀加重, 头重如蒙, 胸闷, 呕恶, 呃逆, 口苦、渴不欲饮。平日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 1次/d, 现血压为110/80 mm Hg。在外院诊为“脑供血不足”, 给予前列地尔静点, 症状未见缓解, 故求助于中医治疗。刻下症见:头晕、头胀, 胸闷, 呕恶, 呃逆, 口苦、渴不欲饮。舌红, 苔黄, 脉滑数。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为痰蒙清窍。西医诊断:高血压, 脑供血不足。治法: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处方如下:陈皮10 g, 茯苓10 g, 半夏10 g, 甘草10 g, 枳实10 g, 竹茹6 g, 黄连6 g。7剂, 水煎服, 1剂/d。
患者服药7剂后, 头重如蒙、胸闷、呕恶、呃逆等症状好转, 口苦、渴不欲饮症状消失, 仍有头晕、头胀, 原方加天麻15 g、生姜2片、大枣5枚, 继服15剂后患者症状消失。
按: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