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 古诗二首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整理材料,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搜集鹳雀楼、庐山瀑布的图片,了解地理位置。
2.简介鹳雀楼、庐山瀑布。
3.搜集作者:王之涣、李白的资料,作简单地介绍。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
鹳雀楼:在我国的山西省永济市,因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而得名。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并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从此以后鹳雀楼便名扬四海,与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楼。
2.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瀑布飞泻,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3.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很多诗被当时乐工制成乐曲,广为传唱,深受人们喜爱。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其代表作有《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第9课 黄山奇石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初读感知,预习检测,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预习单,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nán bù xiē jù wèi xiànɡ měi shēnɡ shǎn ɡǒu
南 部 些 巨 位 向 每 升 闪 狗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学习任务三:观图联想,仿写“奇”句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学习任务四:学习任务四:以文带文,扩展阅读
1.自由朗读《五花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自行查阅字典。
2.读完后你知道“五花山”名字的由来了吗?说一说。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
1.略。
2.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向、升”。
学习任务三
示例:最有趣的是“仙女弹琴”,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美丽的仙女,静静地坐在那里,入迷地弹奏着乐曲
学习任务四
1.略。
2.示例: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五颜六色的,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五花山”
第9课 日月潭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预习检测,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课文自然段。再给下列汉字注音。
湾名胜迹央丽展现
3.交流识字方法:生字宝宝很高兴认识大家,但是它很疑惑,同学们是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的?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品词析句
1.看完日月潭之后,说说你的感想。
2.再读课文,你觉得日月潭有什么特点?
3.跟同学交流,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
1.略。
2.略。
3.(1)加一加:“湖、胜、引、客、童”
(2)换一换:“绕—浇—烧”“纱—沙—吵”“境—镜”
(3)图片识字:“潭、茂、盛、围、央、岛”
学习任务三
1.美丽的日月潭,真想去看一看。
2.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板书:很深 碧绿)
3.我喜欢清晨的日月潭。清晨的日月潭有一层薄薄的雾,仿佛在梦境一般。我喜欢晴天的日月潭。此时的日月潭我们看得是那么清楚,周围的树木和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喜欢雨天日月潭。此时的日月潭朦朦胧胧,仿佛披上一层轻纱,仿佛是童话中的仙境。
第11课 葡萄沟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葡萄沟介绍了哪些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1.同桌互相交流。
2.思考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葡萄沟?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如果生产葡萄的时候你去葡萄沟,你的待遇会怎么样呢?这说明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干制作过程。
3.小组展示、学生评价和教师指导。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
1.略。
2.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