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蒙古语和泰语中助词了和着的平行现象
1. 助词“了”、“着”的语音和语义关系
1.1.平台是指不同语言的汉语(包括壮文、布依语、缅甸语、侗族语言和侗族水语分支的莫语)以及海外的泰语。在现代台语和现代汉语(及其方言)中都有助词“了”和“着”(包括这两个助词的方言变体)。
这篇文章是对现代台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助词“了”和“着”这一奇异的平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的报告。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了”有liǎo,.le两音。重音“了”含有“完结”的意思。用“了”作动词,表示“完结”等义,似乎是从魏晋六朝间开始的1;用“了”作助词,似乎唐以后才开始2。
属于台语系统的各支语言里也有“了”,如泰语lε:u4。lε:u4用做动词,含“完结”的意思3,如:lε:u4set5“完毕”;也可以用做助词,跟汉语“了”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如:
汉语“了”的中古音可能是lieu4(这个音标组合表示来母,萧韵,上声,开口四等)。1.2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重音“着”有“附着”(zhuó),“放置”(zhāo)等义。如zhuólù(着陆),zhāo diǎr yán (着点儿盐);轻音“着”(·zhe)用作助词。义为“附着”的“着”,汉语中古音可能是(澄母,药韵,入声,开口三等);义为“放置”的“着”,《广韵》写作“擆”,中古音可能为(知母,药韵,入声,开口三等)上海话和安庆话里的助词“着”()都是入声。“着”(著)在《广韵》里还有、、等又音。
“着”用来表“附着”、“放置”等义,跟“了”一样,大约开始于魏晋六朝间4,而用来做助词,也似乎从唐以后才开始5。
泰语ju5,荔波莫话,榕江侗语to3,惠水布依语su5都相当于汉语助词“着”。如侗语:mau6nu5to3.他看着。
泰语ju5的原义是“在”;莫话,布依语su5的原义是“放置”。
1.3一方面我们不知道汉语助词“了”、“着”是从上古哪些助词变来的,只知道上古汉语里没有这两个助词;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也不能说,古台语在唐宋间没有分化成现代壮侗语族的各种语言,并从汉语借去了助词“了”、“着”,因而现代各支台语里就有了这两个助词(或它们的变体)。要是说汉语里这两个助词是从古台语借来的,也同样找不出证据。
本文所做的研究只是一种对比研究,目的并不在于寻找汉台两系语言的亲属关系,只是为了观察汉语和台语里带助词“了”、“着”的动词组、形容词组、名词组的结构模式的异同和这两个助词的语法功能。
2. 消极影响“着”
2.1.1我们先观察下列五组句子:
拿Ⅰ组的四句话跟Ⅱ组的前四句话相比,就可以看出前者的“了”是用来表示“完事”(或者说“完成”)的;后者的“了”是用来表示“一种新情况”的(或者是说者作为一种新情况来通知的)。如果我们用D代表动词,用1代表助词“了”,表“完事”的“了”我们写做11,表“新情况”的“了”我们写做12。那么Ⅰ组四句话的动词组结构模式可以写成D+11,Ⅱ组前四句话的动词组结构模式可以写成D+12。11和12的语法意义不同。1的语法意义上的差异是由D的性质决定的。
2.1.2我们可以从动词带不带结束性这个角度,把动词分为结束性动词和非结束性动词两类6。凡是不能加助词“着”的动词是“结束性动词”,能加的是“非结束性动词”。比如一件事情忘记了,就说“忘记了”;没忘记就说“没忘记”,不能说“忘记着”,因为“忘记”是个结束性动词。结束性动词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的,如:“去、进、出、交、给、掉、倒、忘、完、停、死、懂、回、还(债)、允许、发现、告诉、知道、采取、接受、离开、遗失……”;一类是复合的,其中包括结果动词,如:“摔倒、摔坏、失掉、混熟、涨红、谈完……”还有像“扫干净,老糊涂(了)……”等组合也归此类。这些动词后面都不能加“着”。这些词的后面加上助词“了”都表示“完成”。非结束性动词如:“睡、飞、哭、笑、病、写、读、吃、喝、说、唱、看、听……”,这些动词后面都能加“着”。形容词所表达的性质、状态等不是易变的,从而也具有持续性。这些词的后面加上助词“了”都表示“新情况”7。
2.1.3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Ⅰ组四句话的动词都是结束性的,Ⅱ组前四句话的动词都是非结束性的。要是我们用DJ来代表结束性动词,用DF代表非结束性动词,我们就可以看出,DJ后面跟的“了”总是l1DF后面跟的“了”总是l2,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两个公式:
有些动词意义比较复杂,譬如“走”,乍一看,它可以加“着”,好像可以归入非结束性动词,因为在理论上一切可“走”的东西(人、钟表…)都可以一直不停地走下去。但是,Ⅰ2的“走”跟Ⅱ2的“走”意义不同:Ⅰ2指“离开”,Ⅱ2指“走动”。前者是“走”的结束性意义,后者是“走”的非结束性意义。当这两种意义的“走”加上“了”字之后,就分别归于两类不同的公式:
2.1.4在象“我走了,再见吧!”之类的句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1804—2000自由公差标准.doc VIP
- 雅马哈DD-55C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梁瑞安期货交易随笔》.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1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2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9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8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学习情境3 传热.ppt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6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