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认知提示:
1.学什么
这里的“知道老子和孔子”包括老子的历史地位、思想主张以及相关著作,
孔子的历史地位、思想成就、教育成就、相关著作以及历史影响。这里的“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深远影响主要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对现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学到什么程度
这里的“知道”是指通过阅读教材,能够说出老子的历史地位、思想主张
以及相关著作,孔子的历史地位、思想成就、教育成就、相关著作以及历史影响。这里的“理解”是指根据材料,能够说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对现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怎么学
本课内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组内分析,总结概括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代表
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分析诸子百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协作性。
本课中,学生以学习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为主,进而学习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的相关知识。“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少有的思想解放时期,它产生于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背景下,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界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特别是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便于教学,我将教材主体内容整合为三部分:(一)老子——无为而治;(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仁、礼;(三)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辉映的局面,它谱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涉及到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该课地位非常重要。但这节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人物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有效的时间段的合理运用,多创设教学情境,多鼓励学生质疑,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知道春秋时期老子、孔子创立的学派及思想主张。知道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认识百家争鸣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知道战国时期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理解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理想和抱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导入新课】
PPT展示: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国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易中天先生所讲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就追随易中天先生的足迹,去探寻孔孟深邃的思想吧!由此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那段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设计意图:深情朗读名人经典的文字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然切入课题。)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释义: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整体感知,规律探究】初读课文,思考: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战国时期思想繁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哪些学派影响最为深远?
1、什么叫“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0页“相关史事”来了解“子”的解释。
“诸子”的“子”,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尊称。
时间
指代对象
身份变化
春秋时期
卿、大夫
贵族
春秋末期
著名学者和老师
普通人
战国时期
一般学者
“诸子百家”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名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兵家等众多学派
师:“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辩难
何为“百家争鸣”?
学生看书理解并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并了解。
学生看书理解并在课本中找到答案百家争鸣的历史解释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前后知识连贯学习的能力突破难点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本中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探因:先秦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师:为什么会在战国时期出现这种“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呢?我们一起来追根溯源!
师提醒: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大动荡、大分裂、大变革的时代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因)
政治上:旧制度逐渐瓦解,新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Unit 3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pptx
- Unit 4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7(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ppt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最近下载
- 【期中期未考试】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
- 法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 2025上海闵行社区工作者招录(3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简明法语教程(第3版)上册孙辉课后习题答案.pdf
- 2025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do-254 机载电子设备硬件设计保证指南新.pdf
- 中国股权投资发展历程研究报告.pdf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管理规范》.pdf
-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9 1高中联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技术(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