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柔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柔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 神经根瘤(csr)是由颈部和后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受影响组织,如脊柱和后关节的退行性变。相应的临床症状包括颈部侧后方的突出物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引起的神经根损伤。笔者从陈家扬主任医师应用“苦以坚筋”治疗癔病性瘫痪, 受到启发, 从2001年5月至2004年2月, 以“苦以坚筋、酸以柔筋”为组方原则, 采用自拟坚柔汤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数据 1.1 一般数据 7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中医门诊, 其中男32例, 女38例, 年龄28~69岁, 平均49.5±10岁, 病程3个月至12年。 1.2 针刺或过电样窜痛 主要症状是颈肩疼痛, 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性病痛或麻木, 疼痛多为酸痛、钝痛或灼痛, 伴有针刺或过电样窜痛。重者阵发性剧痛, 颈部后伸等活动时, 或咳嗽、喷嚏、用力大便时疼痛加剧。上肢有发沉、酸软无力、握力减退等现象。 2 诊断标准 2.1 csr的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医学会1992年青岛会议制定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CSR的诊断依据制定。 2.2 诊断临床表现 ①颈椎间盘突出症;②胸廓出口综合征;③风湿性或慢性劳损性颈肩痛, 包括肩关节周围炎、项部肌筋膜炎等;④颈椎小关节错缝及颈椎肿瘤、畸形等;⑤高血压所致之头痛、颈肩僵硬;⑥患有急性或难以控制疾病,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⑦诊断为精神障碍者。 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方:白头翁10~15g, 连翘10~15g, 黄柏6~10g, 姜黄6~10g, 白芍15~20g, 木瓜10g, 葛根20g, 没药3~6g, 当归10~15g, 甘草5g。每日1剂, 水煎早晚分服, 连服10天, 疗程间休息3天,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加减:风温侵袭型酌加防风、白芥子、麻黄;疼痛剧烈者加制川、草乌、桃仁、全虫;气血不足型加黄芪、党参、鸡血藤;气滞血瘀型加丹参、玄胡、土鳖虫、桃仁、川芎;肝肾亏损者加狗脊、续断、桑寄生;偏阳虚者加桂枝、炮附片、补骨脂;偏阴虚者加女贞子、麦冬、阿胶、生熟地;病久入络, 臂痛不举者加路路通、土鳖虫、蜈蚣;痰湿者加苍术、石菖蒲;头晕头昏者加枸杞子、菊花、蔓荆子等;脾胃虚弱者加砂仁、枳壳、炒莱菔子。 4 治疗效果观察 4.1 轻带劳动和工作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肌力正常, 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颈、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肢体功能改善, 能参加轻体力劳动和工作;有效:症状、体征好转, 有时仍复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或病情继续进展。 4.2 %是显效试验 经治疗2个疗程, 临床痊愈20例 (28.57%) ;显效41例 (58.57%) ;有效6例 (8.57%) ;无效3例 (4.29%) 。 5 神经根型也有3个月内b 杨某, 女, 41岁。2003年7月3日初诊, 主诉:左侧颈肩部疼痛3年, 伴头昏、耳鸣、颈僵、疼痛向左上肢放射, 左臂麻木, 后背酸痛, 持物不稳, 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舌质淡黯、苔白腻, 脉沉细。检查:颈无畸形, 颈部活动明显受限, 颈椎6~7棘突及左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臂丛牵拉试验 (+) 。压顶试验 (+) , 椎间孔挤压试验 (+) 。颈椎侧位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消失, C5~7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 (神经根型) 。中医辨证:寒湿痹阻。治则:苦酸坚柔, 温经散寒, 除湿止痛。处方:白头翁10g, 连翘10g, 黄柏6g, 姜黄6g, 白芍15g, 木瓜10g, 葛根20g, 没药5g, 当归12g, 白芥子10g, 路路通10g, 骨碎补10g, 甘草5g, 服上方5剂后, 头晕、耳鸣、颈僵均减轻, 活动较灵活, 颈肩部疼痛亦减轻, 精神转佳, 上方加土鳖虫5g, 蜈蚣1条 (研冲) , 继服10剂, 诸症消失。嘱其加强颈部功能锻炼, 随访半年, 未见复发。 6 从临床角度解释病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 慢性退行性疾病, 多在中年以后发病, 男性多于女性,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颈肩痛”、“骨痹”等范畴。颈椎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颈椎的退行性变和颈部的慢性劳损, 颈部软组织的劳损, 特别是较长时间的不正确姿势可使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 使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加速, 促进小关节的增生, 从而造成压迫症状而发病。从中医理论来讲, 颈椎病的形成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是由于气血不足, 肝肾亏损, 筋脉失养, 外受风寒湿邪, 寒凝经络, 导致手臂疼痛;二是由于虚阳上扰, 风阳内动所致, 以手臂麻木疼痛为主。以上二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说明了本病的病机为风湿痹阻、气滞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