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石炭纪初期沉积环境分析.docxVIP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石炭纪初期沉积环境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石炭纪初期沉积环境分析 1 东河砂岩地层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富含天然气和油气资源。它在10多个层次上获得了工业油,其中石炭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下而上,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是由东河砂岩段、下泥岩段、生物碎屑灰岩段、中泥岩段、双峰灰岩段、上泥岩段、砂泥岩段和含灰岩段组成。顾家裕(1994,1995,1996)和郭建华(1996a,1996b)认为东河砂岩是石炭系底部第一个层序海侵体系域的沉积产物,但朱怀诚(1998,1999)和朱怀诚等(1999a,1999b)在塔中45井下泥岩段之下地层中发现了盾皮鱼(Placoderm)化石及在草2井5 990~6 022 m井段发现了晚泥盆世孢粉化石,故认为东河砂岩时代应归属晚泥盆世。 所谓“东河砂岩”,原指位于塔北东河1井5 726~5 930 m井段的、成份和结构成熟度均高的细粒石英砂岩,随着勘探区域的不断扩大,在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区发现了相似的海相石英砂岩。自1989年在东河1井“东河砂岩段”中获得高产工业性油气流以来,“东河砂岩段”作为中国首例高产海相砂岩储层,引起了有关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其层序地层(熊继辉,1996)、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方向(梁狄刚,1999;翟光明,1999;李德生,2001)、油气藏特征和成藏模式(康玉柱,2000;赵靖舟,2001)已进行了研究。顾家裕(1996)认为“东河砂岩段”形成于无障壁的滨岸环境,郭建华(1996a)则认为它形成于洪积环境。鉴于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在油气勘探和海相沉积储层研究中的重要性,针对东河砂岩岩性和区域分布特征,本文将以塔中4井为代表的由“底部砾岩”、“中部块状砂岩”和“上部含砾砂岩”构成的地层称为“东河砂岩段”,而以东河1井为代表的由“底部砾岩”和“块状砂岩”组成的序列称为狭义的“东河砂岩”。通过综合地质研究,本文认为“东河砂岩段”空间分布复杂,沉积环境多变,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主要由河口湾和滨岸沉积物构成。 2 东河砂岩段的岩石学和粒度结构特征 (1) 塔中民矿中石英、泥质、胶结物特征根据资 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岩性组成复杂,既表现为结构成熟度较高、又表现为岩屑含量高的特点。砾石含量较高,底部砾岩发育。底部砾岩主要发育在塔中地区东部和南部,沿塔中6井、塔中4井向西至塔中10井方向,砾石含量明显减少。砾岩厚度2~12 m,在塔中低隆起的南区以磨圆很好的石英砾石为特征,在塔中12井、17井区可见角砾岩,其余各井以细砂岩为主。砂岩主要为岩屑质石英砂岩(赵澄林等,2001)。石英含量大多在75%以上,岩屑含量普遍偏高,一般15%,塔中6井达到46.8%;长石含量一般低于5%。石英颗粒以单晶石英为主,磨圆中等偏差,石英可来源于变质岩(裂纹)、喷出岩(表面光洁、港湾状溶蚀),也可来源于沉积岩(石英次生加大边)。砂砾岩中泥质和胶结物含量偏低(0.1%~15%),胶结物类型丰富,孔隙式胶结。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4%,以高岭石为主,无蒙脱石。 (2) 泥质及微量元素特征 东河砂岩段中重矿物类型丰富。透明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石榴子石和重晶石等,不透明重矿物主要有磁铁矿、白钛石和褐铁矿等。重矿物组合以锆石、电气石含量高(约90%)、石榴子石含量低(10%)为特征,反映该区母岩类型主要为酸性岩浆岩。 泥质岩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是分析确定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表1)。研究区东河砂岩段泥质沉积物中B含量变化较大,为(69~473.6)×10-6,平均值为164.5×10-6,在塔中4井、塔中6井等东部地区含量100×10-6,反映存在淡水影响。Ba含量为(31~1 442)×10-6,具有东部含量低、西部含量高的特点,塔中6井—塔中4井—塔中10井一线为低值区,反映该区存在淡水作用。其它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均表明东河砂岩段主要形成于海相沉积环境(表1)。 (3) 砂体颗粒选取要点 东河砂岩段沉积颗粒以平均粒径偏细、分选变化范围大、略显正偏态为特征,反映了较强的水动力环境。 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总体粒度偏细,平均粒径为2.6Φ。颗粒分选主体为较好—较差,只有少量样品达到分选好的级别。标准偏差为0.5~0.7,反映沉积物主体为中等分选。有47.8%的样品偏度为很正偏,其余样品偏度为对称或正偏。 (4) 粒度概率图及构造特征 通过对125块样品的粒度分析,多数样品的频率直方图为单峰不对称形态,部分样品呈现出对称或亚对称形态。单峰图形主峰对应的粒径为2~3Φ,双峰图形粒径变化范围较大,为-4~5Φ。研究区单峰近对称图形反映了滨岸沉积,双峰不对称图形反映了河道沉积特征。 研究区粒度概率图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图1,表2)。第一种是中等悬浮总体含量(10%~25%)的两段式,有时跳跃总体由两个斜率不等的次总体构成,反映了前滨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