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度分析的洞庭湖风成红土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ocxVIP

基于粒度分析的洞庭湖风成红土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粒度分析的洞庭湖风成红土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 地质构造及沉积特征 中国南方的第四纪红色土壤有许多起源,可分为两类:风化残积型和沉积型。残积型红土是指红色砂页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各类基岩经历湿热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红土,是中国南方红土区最常见的红土类型。沉积型红土根据沉积相的不同可分为洪积、冲积、坡积、泥流相、风成等类型,其中洪冲积、坡积和泥石流相红土通常认为是位于高处的古土壤或古风化壳,在重力、流水作用下堆积在坡麓、河谷或低平处,在湿热环境下风化而成,其物质组成混杂,具有次生性。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风成红土,其质地均一,不含砾,无层理和流水作用痕迹,富含风尘粒级,这对理解风尘沉积在中国南方的分布及环境意义有重要价值(杨达源, 1991; 赵其国等, 1995; 胡雪峰等, 2004)。 例如皖南一带的第四纪红土,在粒度组成上与北方黄土呈较明显的延续关系(李徐生等; 1997);熊尚发等(1999)沿东亚冬季风主要路径对比了浑善达克南端、北京附近、赣北九江的沙漠砂、黄土—古土壤和红土样品的粒度特征,发现三者具有沉积上的渐变过渡性,赣北红土为远源风成堆积,并进一步推断中国南方部分被流水改造的次生红土的母质也属风成成因;鄱阳湖周边风成红土物质组成中还有近源风成沙山63 μm组分的贡献( 李佐卿, 2013)。浙北、浙中丘陵岗地和河流高阶地上的红土,在粒度组成、稀土丰度与配分模式、石英砂表面形态、矿物组成及Sr、Nd同位素示踪方面与北方风成沉积具风成相似性(杨立辉等, 2008; 叶玮等, 2008; 伊继雪等, 2009; 朱丽东, 2007; 朱丽东等, 2006, 2007),但风化程度自北而南体现纬度效应; 成都平原堆积红土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甘孜地区典型风成黄土样品非常相似,系风成成因(乔彦松等, 2007);胡雪峰(Hu et al, 2010)则以28°N为界划分沉积型红土类型,以北多为风成特性红土,以南多为洪冲积红土。 风成红土因沉积相对连续,具有边沉积边风化的加积性特征(朱丽东, 2007),是中国南方红土区开展第四纪环境记录研究的理想载体。目前湖南境内红土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王春林早年(1986)讨论过网纹红土成因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研究的意义; 张建新等(2007)认为,湘、资、沅、澧流域红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受区域气候环境、流域物源特征、红土化强度等因素影响;毛龙江等(2008)对比研究了环洞庭湖区两种红土类型的理化特征,但对周边地区红土成因及物源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晰。 沉积物粒度对判别沉积环境及示踪古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乔晶等, 2012;王龙升等, 2012),本文基于洞庭湖周边10处地点红土样品的粒度特征, 对该区域红土沉积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以期深化相关科学认识。 2 数据和方法 2.1 风化壳土层土壤的沉积相 洞庭湖地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6.4~17.0℃ ,年日照时数1600~1800 h,年降水量1100~1400 mm,年平均风速2~3 m/s。洞庭湖盆地东、南、西三面分别为幕阜山、雪峰山和武陵山脉,从外围至湖盆中央由低山、丘陵、岗地、河网化冲积湖积平原等地貌类型构成,呈碟状向北开口的半封闭盆地。湖区第四系地层出露面积广,第四纪红土主要分布在盆地外围的丘陵岗地。 选取的10个剖面均为不含砾的红色或黄棕色土状沉积,位于洞庭湖周边的长沙、宁乡、益阳、常德、临澧、岳阳、汨罗、湘阴等地(图1),分别是宁乡金洲大道(N-JZ)、黄泥铺(HNP)、益阳(YY)、沅江(YJ)、荷花(HH)、石板滩(SBT)、岳阳华容(Y-HR)、 岳阳毛家村(Y-MJC)、岳阳新墙(Y-XQ)、岳汨公路(YMGL)剖面,10处红土剖面的结构大体相似,下段发育网纹,形成网纹红土或网纹黄棕色土,层段内斑纹下粗大向上渐细小;剖面上段为不含网纹的均质红土或黄棕色土。为便于对比,还在长沙雷锋镇桥头(L-QT)和宁乡南冲塘(NCT)两处采集了风化壳红土样品;在湘潭湘江阶地上采集了洪冲积类型的红土样品。 2.2 napo3分散液制备 10个剖面的分层及性状见表1,根据剖面结构与地层性状,利用等间距采样或分层采样的方法共采集红土分析样品122个。 取0.5 g风干样品放入烧杯,加入2:1 H2O210 ml浸泡12 h,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上电热板加热煮沸20 min分解多余H2O2,之后加2:1 HCl 10 ml去除无机碳酸盐,待冷却后加满去离子水静置24 h, 并抽去烧杯上部清液,以0.5 mol/L的(Na PO3)6溶液10 ml作分散剂,并用超声波清洗器振荡15 min使样品有效分散,最后上机测试。 所有样品的粒度测试均完成于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