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蜀道难》——钱华南.doc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道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诵读全诗,梳理全诗的行文脉络。 2. 体会手法,品味李白纵横飞扬的语言魅力。 3. 探究情感,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二、教学要点: (一)教学重点: 1. 从诗朗诵入手,梳理诗歌的行文脉络。 2. 体会艺术手法,品味李白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难点:探究诗歌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请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提问]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位诗人? [明确] 李白。这首诗就叫《寻李白》。 通过余光中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的风格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再次感受一下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诵读感知风格之奇 1.下面先请大家听老师诵读一遍,听的时候注意给生字正音。 2.学生一齐诵读,一起感受这首诗歌的风格以及格律。 3.提问: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有怎样的风格?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雄浑、豪放;以七言为主,兼以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 4.提问:主旋律是哪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三)品读涵泳意境之奇 欧阳修曾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的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通过这三句主旋律诗句,试着划分本篇诗歌的结构。 (同学们的结构划分,都有道理。老师也有自己的划分方法,供大家参考。 结构划分:◎开头——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侧身西望长咨嗟) 1. 赏析第一部分 (1)提问:第一部分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山势之高) (2)提问: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示范)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示范)②“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小结]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2.赏析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提问: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蜀道的险) (3)提问: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险峻的? 3.赏析第三部分 (1)提问:第三部分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蜀道之要) (2)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蜀道难》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同:李白更多了想象、神话传说、侧面描写和虚写映称。) (四)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提问: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行呢?(探析诗歌主旨) [参考]《蜀道难》的感叹既有山川险阻之叹,又有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另外,李白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身在长安,为送友人王炎入蜀,写下本篇,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感怀友人别离。 (五)师生总结?? 《蜀道难》饱含着诗人豪放浪漫的激情,突出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和奇异的神话传说刻画了蜀道的高峻险要,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种种令人望而生畏、惊心动魄的画面,形成雄放飘逸的艺术风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七、作业??:背诵《蜀道难》全诗。 八、板书设计:(略)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