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式预应力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广东省地标讲座.pptx

锤击式预应力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广东省地标讲座.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标准 DBJ / T15-22-2008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本规程1998年(以下简称原规程)开始实施,成为我省以致我国第一本针对管桩基础的专业规程。 原规程的实施,大大地促了进了我省管桩的使用,到去年,总用量已达约5亿延米之多。在我省建筑工程领域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促进了我国管桩工程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原规程于2002年被 评为工程建设优秀标准。;原规程包含了对应于管桩工程的岩 土勘察、桩身质量、设计、施工、检测 和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内容全面而丰富,可操作性强。实施该规程后,勘察、设 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人员均有章可 循。 根据所了解的资料,凡是全面遵守该规程的管桩基础工程,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由于管桩基础而造成建筑物重大事故的实例,这说明了建筑物使用管桩基础是可靠的,也说明了原规程是可行和合理的。;2003年,经原规程编写组申请,省建设厅下达了修编任务。修编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般情况下,规范(规程)经过 5 年左右的使用,需要根据使用的情况(经验、教训和有关方面的发展等)进行修编;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准的提高,管桩基础的质量也应有所提高(GB 13476); 我国关于基础工程的设计方法有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地基和桩基的承载力的表达)。;本次修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为: 保持与国家标准、广东省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一致; 单桩承载力基本保持原来水平,但对工程质量和管桩的质量有新的和较高的要求; 吸纳推广较成熟的与管桩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等; 加大对工程桩质量监督和检查的力度,把好工程质量关; 规程条文力求详细和有较强的操作性。;1 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低承台管桩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和工程验收。其它工程类别可参考使用。 本规程适用于锤击贯入法施工的管桩基础(不适用于静压法,该法的规程在编制中)。当采用本规程时,应配套遵守本规程中的各项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的地区。;1.0.5 管桩基础宜选择强风化岩、坚硬黏性土、密实砂土等岩土层作为持力层。 下列地质条???不宜采用或慎用管桩: 1 持力层以上含有较多且难以清除又严重 影响打桩的孤石、风化球或其它障碍物 2 持力层以上含有不适宜作桩端持力层且 不易贯穿的硬夹层;基岩面上没有合适持力层的岩溶地层 基岩以上为淤泥等松软土层,其下直接为中或微风化岩,或中风化岩上只有较 薄 强风化层 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且埋藏较浅的风 化岩 地下水或地基土对管桩有强腐蚀的岩土层;5 管桩基础设计;当计算桩基变形时,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桩基变形允许值。 在计算管桩基础承台内力,确定承台高度、配筋和验算管桩桩身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相应的抗力应采用承载力设计值。当需要验算承台和桩身变形、裂缝宽度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5.1.4 在进行基础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计算或验算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相应的荷载 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S,取其不利者:;5.1.5 管桩基础设计应根据承载力和变形控制要求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 桩基的竖向(压或拉)和水平承载力计算 桩身强度验算 计算承台内力并验算其承载力 桩端下有软弱下卧层时,验算其承载力 对桩中心距≤4d的群桩基础,可视作一假想实体深基础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 对变形要求严格时作沉降或水平变位验算;5.1.6 管桩的选用应遵照下列原则:;5.1.7 管桩的平面布置可按下列原则进行: 1 相邻桩的中心距应满足右表要求 2 采用多桩或群桩 时宜使桩群承载力 合力点与其上构件竖向长期荷载作用合力中心重合,并使群桩在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3 同一结构单元宜避免同时采用摩擦桩 和端承桩或同时采用浅基础和管桩基础,当条件受限制而采用时,则应估计其可 能产生的差异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必要时应有相应加强措施。;5.1.8 桩的长径比:;5.2 桩基计算;5.2.2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设计表达式: (形式为:作用力≤承载力,略 )本版中的有关计算公式与原规程在 形式上完全相同。 原规程中用的是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因而作用于单桩的竖向力为设计值(考 虑分项系数),同时带有重要性系数 g0 , 本版用的是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力(带脚码 k);桩的承载力原规程为设计值,而本版用的是特征值(带脚码 a)。;5.2.3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提供了三种方法): 1 当管桩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且地质条件较复杂时,或当地使用管桩的历史较短设计经验不足时,单桩竖向抗压承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