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探究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高中历史教改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也能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提高历史学科德育效果的必行举措。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从创设历史文化情境、讲述历史人物故事、联系生活发展变化、引入红色历史资源四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5-011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38
無论身处于哪个时代,家国情怀都是支撑每个炎黄子孙锐意进取的精神内涵。在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能升华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也能激励学生勇担建设祖国、复兴民族的重任,对学生历史素养和思想观念的构建有着非凡的意义。为此,教师应该明确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立足历史课程内容,开发课内外历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沿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脉络,感悟厚重的家国情怀,从而促进学生承袭民族文化和精神。下面笔者就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展开探究。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五大维度之一,主要是指学生探究历史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健全人格、社会责任、世界意识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教师根据历史课程内容,通过开发历史文化资料、历史人物故事、生活资源、红色历史资源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建立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观念以及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意识。经过学情分析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是家国情怀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展示中华民族的奋进精神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些民族精神和文化具有非常高的继承价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最突出的意义就是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如教师可以利用与历史课程有关的文化资料为学生呈现中华民族发展中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引导学生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和光辉,从而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形成爱国、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1]。
第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高中学生正处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中就包括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感悟民族气节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明确未来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课程中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使学生体会英雄人物为实现理想所展示出的恒心、毅力和奋斗拼搏精神,从而驱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理想追求。
第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推动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只有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才能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好富国强民和振兴民族的重任。家国情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指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如教师可以利用红色革命资源引导学生了解革命人物救亡图存、不畏牺牲的英勇事迹,使学生将服务于民族自强和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厚植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推动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付出全部的热忱。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历史文化情境,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根之本,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丰厚的人文底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必须先带领学生了解悠悠历史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进而形成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富集着悠久、绚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滋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生动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开发历史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学生创设历史文化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文化情境展开思考和探究,在历史回音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积厚流光,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助推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基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设历史文化情境时,教师应该立足古代中国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板块,采用历史教材插图、多媒体素材等,为学生展示各类历史文化资料,同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分析传统文化演进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单元设计下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实践.docx
- 高中舞蹈选择性必修课程文化理解素养培育探究.docx
- 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学课程资源建设.docx
- 高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x
- 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增效途径.docx
-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整体化教学设计初探.docx
- 构建高效课堂,谱写初中英语教学新篇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docx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x
-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x
- “创城”背景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