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黄连粉体吸湿性的研究
黄连开始写在《神农本草经》中。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为了提高其疗效,我们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法和高速离心气流粉碎法将其粉碎成超微粉体和纳米级粉体。一般药材粉体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如果贮存不当就会吸湿结块甚至发生霉变,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贮存期。粒径的变化会导致粉体表面积的改变,因而可能引起其吸湿性的改变。为了探讨超微化和纳米化对黄连粉体吸湿性的影响,我们对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级粉体的吸湿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1化学成分的测定
黄连购自湖南振兴中药饮片实业有限公司,经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中药室鉴定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干燥根茎。
取一定量的黄连原料用FFC-230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得到黄连的常规粉体样品。取部分黄连常规粉体用TC-10超音速气流粉碎分级机粉碎,得到黄连的超微粉体样品。再取部分黄连常规粉体用高速离心气流冲击粉碎机粉碎,经离心式空气分级机分级,得到黄连的纳米粉体样品。经北京理化测试中心测定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的粒径D50分别为83.52μm、3.23μm、480.2nm,D90分别为128.02μm、4.11μm、636.2nm。试验前60℃减压干燥至恒重。
2仪器和试剂盒
2.1仪器、仪器和试剂
DZF-150型数显小型恒温真空干燥箱(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202A-0台式电热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BP110S电子天平仪(MadebySartorious),LRH-250Z振荡恒温培养箱(广州医疗器械厂)。
2.2测试剂
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钾、乙酸钾、碳酸钾、硝酸钾、溴化钠和硝酸锂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学二厂)。
3方法和结果
3.1吸湿百分率的测定
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放入恒温培养箱中25℃恒温24h,此时干燥器内的相对湿度为75%。在已恒重的扁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3mm已干燥恒重的不同粒径的黄连粉体,准确称重后置于放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将称量瓶盖揭开),于恒温培养箱中25℃保存,定时称量,直至吸湿平衡为止。按下式计算吸湿百分率。
吸湿百分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量×100%。
以相对湿度75%吸湿平衡时的吸湿百分率表示黄连粉体的吸湿性。每种粉体平行做3份。结果见表1。
以表1数据吸湿百分率为纵座标,时间为横座标作图,结果见图1。
3.2吸湿百分率的测定
按前述方法方将减压干燥至恒重的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放入已干燥至恒重的扁称瓶内(约3mm厚的颗粒)。准确称量,然后置于分别盛有表2所列8种不同盐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于恒温培养箱中25℃保存7d,定时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3。
以吸湿百分率为纵座标,相对湿度(RH%)为横座标作图,得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在图3、图4和图5的曲线两端做切线,两切线交点的横座标即为临界相对湿度(CRN)。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72.3%、72.0%和71.2%。
4环境湿度的影响
由表1和图1可知,黄连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的吸湿速度大于常规粉体,而纳米粉体表现更为明显。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下,黄连纳米粉体24h接近吸湿平衡,72h达到吸湿平衡;超微粉体48h接近吸湿平衡,120h达到吸湿平衡;黄连常规粉体96h接近吸湿平衡,168h达到吸湿平衡。这可能是因为随着黄连粉颗粒的超微化和纳米化,粒度变小,比表面积增大,增大了与环境中水分子的有效接触面积,加快了吸湿速度。因此,对于黄连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而言,在制剂过程中,要求在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不能太长,最好在4h以内。
由表2可知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时,黄连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的吸湿量分别比常规粉体增加9.1%和20.5%,表明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的吸湿性比常规粉体强。
药物吸湿变化与其在恒温下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RelativeHumidity,CRH)的大小有关。临界相对湿度是指引起平衡吸湿量发生突变时的相对湿度,亦即吸湿平衡曲线开始急剧吸湿的那一点所对应的相对湿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临界相对湿度时,药物吸湿迅速增加,故测定CRH对药物稳定性研究十分重要。由表3,图2~图5可知,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72.3%、72.0%和71.2%,差异很小。表明环境湿度达到71%以上时,三种粉体的吸湿量均会迅速增加。实验中发现,在相对湿度为75.28%,84.26%,92.48%环境下,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均出现严重的结块现象。要保持粉体稳定,要求粉体在制备、分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车间的相对湿度,使之不能大于7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