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关问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关问题

葛长庚,名叫白老,出生于福建省和广东省。他出生于海南岛,被称为白玉灿。其生卒年多有疑问,据王尊旺、方宝璋《也谈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关问题———兼评近年来有关白玉蟾问题的研究》定其生年在南宋光宗绍熙甲寅年(1194),卒年可能在绍定乙丑(1129),这也是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他是内丹派南宗五祖之一,此派张伯端为开派祖师,历石泰、薛道光、陈楠,一脉相传,至白玉蟾时,形成较大教团,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白玉蟾是内丹派南宗的集大成者,对宋元以来的道教修炼影响很大,在我国道教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历来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生平事迹、宗教思想等。

白玉蟾天资聪敏,“少应童子科,自言世间有字之书无不诵读,文笔洒落,顷刻万言。”(卷21)他熟谙经史,“出入三氏,笼罩百家,非世俗所能也”;能诗文,“出言成章,文不加点,时谓‘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善书法,大字草书若神龙飞动,“有鸾翔凤翥之势”(卷21);能画竹石,相传鄂州城隍庙竹林图是其真迹。可谓是才华横溢。“固天仙才子,合而为一”。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收入《白真人全集》,共十卷,文体多样,内容丰富,虽以宣传丹道之妙为主要目的,但诗文数量颇多,“雄博瑰奇”,词则“仙家之有词名者”,是南宋道流中少有的文学奇才。

《全宋词》收录白玉蟾词135首,是宋代道士中存词数量较多的一个,受到词论家的好评,杨慎评他:“不愧词人”,尤其是陈廷焯评价颇高,在《白雨斋词话》中多次提到白词脱尽方外气。事实上,白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道教词,体现白玉蟾作为“天仙”的身份;一类是文人词,更多看到白玉蟾世俗的一面,可见其“才子”身份。本文就这两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一白玉浚的道教道意词

道士们为了向广大民众宣传本派的教规义理,往往采取诗词等韵文形式,取其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从而促进本派的发展。白词有一部分道教词,数量较少,占其词作的比例较低,写炼丹所需的各种原料、时辰、火候等以及炼丹过程、服丹好处。这类宣传炼丹之道的词,多用丹门术语,不含个人感情,缺乏审美艺术性。但这些词在道教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由于大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道教义理高深晦涩,道士们尽量使用通俗浅白的语言以便于民众理解。内丹派南宗的祖师张伯端,主要采用《西江月》的词牌,句式变化不大,篇幅较为短小,类似押韵的歌诀,如《西江月》:“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内有天然真火,中赫赫长红。外炉增渐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纯粹说理,没有具体的形象。其他词作虽然有形象,如“姹女”、“郎君”等,多是内丹学的术语,不能使人产生联想,显得呆板、单调,难以唤起民众学习其道法的兴趣。

引白玉蟾进入道门的陈楠,存词不多,采用的词牌较为多样,主要用《望江南》,还有《水调歌头》、《真珠帘》、《鹊桥仙》等,注重说理与形象结合,如《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的上片:“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讲述炼丹应注重的时辰,语言生动形象,使人更容易体会。

白玉蟾吸取前人的经验,在阐述体道悟真的哲理上更加注重艺术性,技巧更加成熟,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如《满庭芳》(鼎用乾坤)“水中虎吼,火里赤龙蟠”,形象生动活泼,“不动纤毫云雨,顷刻处、直透三关”,充分运用想象,大胆夸张。白玉蟾的炼丹道意词不仅仅在技巧方面有所发展,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内丹学的学说。其理论表面上还是一种外在的修炼方法,与龙虎铅汞,姹女金公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渐渐向内在的精神追求转变。如《水调歌头》:“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傅。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終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不憨痴,不狡诈,不疯癫。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世味只如此,拼做几千年。”这里不讲道教的修炼,讲清净无欲、淡泊自适的精神。将内丹说的理论发展得更加禅宗化,“饥来吃饭困来眠”即引用禅宗的典故。同时也向原始的老庄思想回归,“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与老子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排除外界的干扰,无忧无虑,保持内心的闲适,便是达到内在的最高精神境界。《水调歌头》(一个清闲客)的上片“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也表达同一主旨。

二不忘“春山、校园”的情感

白玉蟾的绝大部分词作可视为文人词,在内容上,或写景咏物,或赠别相思,或怀古述怀,基本脱离道意;在审美风格上,讲求含蓄蕴藉,语言优美,不同于道教词的浅露直白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