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摩奴词典》的文化解读
《摩奴法》是古代印度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这是后土耳其语重要的法律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宗教教义性质的法典,而且是一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世俗化了的法典。从法典的婚姻家庭法中我们可以洞悉古印度的法文化和这一时期法文化的特点,以及它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它不仅深刻的影响着后吠陀时期的社会生活,而且影响着今天印度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在许多印度教徒的心里和他们大多数人的意识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P4“译者前言”)《摩奴法典》的婚姻家庭法所体现的法文化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并且有许多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相互矛盾的特点,这一所谓“矛盾”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归因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这一时期是古印度社会奴隶制确立和原始社会日益退出历史舞台的时期1。这一社会形态的转型必然会导致一些新的变化,必然会使某些变化和现象具有复杂性与相互矛盾的特点。另一方面,它还与当时社会内部各因素变化、互动有关,与印度社会内部多元教义和印度社会日益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多神崇拜转向比神的位阶还高的宗教导师的崇拜有关(P40-41)。下面,以《摩奴法典》中婚姻家庭法为例,对该法典所体现的古印度法文化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和社会影响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法典所体现的宗教性
浓厚的宗教性是古印度法文化的一大特征,宗教式的法律使古印度婚姻家庭法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这种浓厚的宗教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表现在具体的婚姻禁忌上:法典规定“无论感到多么强烈的情欲,不要接近月经开始的妻子,不同她同床共枕,不要和妻子共盘而食;当她用饭,打喷嚏,欠伸或懒洋洋坐着时,不要注视她;另外在太阴之日也不允许发生任何两性关系的(3卷、40-43条)。法典对此作了宗教上的解释:认为人若被妇女的月经所污,其学识、体力和寿命完全破坏,远离经污妻子的人,学识、精力、体力和寿命会得到增长(4卷41-42条)。第二、表现为宗教的果报上:果报一方面是对人们遵守法典婚姻家庭法的一种奖赏,是宗教中神灵对他的追随者、皈依者的一种鼓励;另一方面也是对违反法典中婚姻家庭法的一种惩罚。法典对遵守者做出了大量善的果报的规定:法典婚姻家庭法规定他们所生的儿子,上可以救七个祖先,下可以救七个后代,他们美貌悦人,性格善良,享受各种快乐一并且长命百岁。对于妇女,只要她们遵守妇德,忠于丈夫,虽无子,却和这些戒色的男人一样,死后径往天堂。反之,却规定她们要堕入地狱,遭受种种折磨与痛苦:不忠于丈夫的妇女死后要投生在豺狼腹中,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不遵守婚姻法原则的人整个家庭都会因此而毁灭。第三、表现在宗教体罚与苦行上:凡违背婚姻家庭法的人,法典规定了许多宗教苦行。因误犯而与教父或生父之妻犯奸或被丈夫管制而被同种姓的男子诱奸者,法典婚姻家庭法规定服普罗遮帕低亚苦行(11卷177、105、211条);与有如自己姊妹的姑母或姨母、舅母的女儿们犯奸者,与淫荡的教父或生父之妻交合者,应服丹陀罗衍那苦行(11卷106、216条);与牝牛动物或经期妇女交合者,应服桑多钵那苦行(11卷173,212条)。
法典所体现的法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浓厚的宗教性,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宗教的任务:对于婆罗门广大教徒而言,他们神圣的天职就是“恢复人们对宗教的信任和防止人们对宗教的冷淡”(P85)。这样一来,它的宗教性就不足为奇了。对于广大的印度婆罗门教徒而言,宗教是广大苍生的社会基础,是万善万福之源(P235)。其次、原始禁忌和宗教的业力观的影响:原始的禁忌和宗教“业力观”的影响,也不自然的强化了婚姻家庭法中宗教色彩。“禁忌是一种禁规,它的目的是保护人们免受他们所不能察觉的危险,特别是免受死亡的危险”(P71)。古印度人相信远古的禁忌是从免除整体与氏族的危险出发的,违反某种禁忌不仅会导致征对个人而且会导致征对整个群体的灾难与惩罚。早期的《吠陀》经中这类婚姻方面的禁忌是为了帮助人们与存在的惊奇恐怖、妥协共存而设置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使古印度人们保有一种对生命奥秘的敬畏(P40)。到了后来,古印度人相信命运是由人的行为力量决定的,人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原始的禁忌就悄悄的溶入了宗教的业力观中。禁忌渐渐的演变成了古印度人的宗教习俗。再者、政治经济因素:政治上婆罗门教徒既是立法的最高指导者,又是法律宗旨的最高制定者。他们的神法是一切世俗法的前提与依据,一切世俗法或为世俗服务的法都得秉承神的意志。因为他们是上帝的使者,是上帝的化身,而国王不过是上帝使者的侍从,是使者的手段与工具(P115-116)。要做到这一点,要让世俗的国王和臣民遵守这一点,婆罗门也得大大的加强婚姻家庭法的宗教性。经济上的特权也是婆罗门强化家庭婚姻法的又一目的,上帝化身的他们并不放松对财富的占有,婚姻家庭法强化宗教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测试题(A)﹙含答案﹚1.pdf VIP
- Unit 3 The world meets china Writ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docx VIP
-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2025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选择性必修二专题提升Ⅸ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和动量问题(含答案).docx
- 2025至2030年北京市智能制造业发展与标杆城市政策对比研究专项报告.docx
- 人教版 七年级英语下册 第二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三).pdf VIP
- 收费站绿通业务服务培训.pptx
- 心电一张网:2立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申请表.doc
- 丰田初期流动管理计划书.xls VIP
-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练习题-题库带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