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2/12/8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0-06)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0-06)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是临床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已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诊疗标准与共识意见[1,2],而作为中
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药诊治CSG在诸多方面亦有不少进展。2008年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成立全国专科专病“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协作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中
医诊疗共识意见”起草小组,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中医消化病专家就CSG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按照国际通行的德
尔斐法进行了3轮次投票,制订了“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草案)”。2009年10月16~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
名中医消化病学专家对共识意见(草案)再次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
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完全不同意。如果大于2/3的人数选择①,或大于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最后由核心专家组于2010年1月9日在北京进行了最后的审
定。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定期修改,不断完善更新,以加强其实用性和指导性。
1概念及主要发病机制
1.1定义
CSG是胃黏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非萎缩性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同属慢性胃炎范畴。CSG无典型及特异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进食后觉
上腹部饱胀或疼痛、嗳气、反酸等[3]。该病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的范畴[4]。
1.2流行病学
该病患病率极高,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且其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升高的趋势[3]。
1.3发病机制
CSG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持续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已明确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理化损伤因子、免
疫因素、十二指肠液反流、胃窦内容物潴留、细菌病毒和其毒素等[3]。
1.4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该病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禀赋不足等有关。饮食不节、烈酒、辛辣之品等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或郁久化热伤胃,胃失和降致痞满、胃痛、
呕吐等症。恼怒伤肝,肝木横逆,胃气受扰,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乃作胃痞、胃痛。饮食不洁,邪(主要是湿邪、热邪)随口入,侵犯脾胃,运化失职,纳降受碍,气机不畅,胃失和
降致痞满、疼痛、呕吐等症。脾胃禀赋不足,或长期饮食不节,或年高体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无以运转气机、水湿,致气滞、湿阻、血瘀,胃失和降,故作痞满、疼痛。该病病位在胃,与
肝、脾两脏关系密切。CSG的基本病机是胃膜受伤,胃失和降[4,5]。
2诊断
172.19.66.122:10000/content/html/print.htm?randnumber=0.61985807133911751/6
2022/12/8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0-06)
2.1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部分CSG患者无任何症状[6]。有症状者主要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性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其次为食欲下降、嗳
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CSG与消化不良症状并非密切相关。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症状的相关分析表明:CSG患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有无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
内镜所见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7]。
2.2相关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pdf
-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pdf
-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发布时间:2009-05).pdf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0-07).pdf
-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发布时间:2010-05).pdf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处理共识意见上消化道出血国际共识会议组(发布时间:2010-06).pdf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发布时间:2010-03).pdf
-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中国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专家小组(发布时间:2010-05).pdf
-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发布时间:2009-11).pdf
- 肝脏生化试验的分析与监测共识意见(草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发布时间:2009).pdf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解读黄穗平、黄绍刚(发布时间:2010-07).pdf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0-10).pdf
- 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专家共识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专家委员会(发布时间:2010-02).pdf
- 美国肝病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09版)丁晓东、范建高(发布时间:2009-06).pdf
- 欧洲肝病学会(EASL)临床实践指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1)陆伦根、田丽艳、徐铭益,等(翻译)(发布时间:2009-10).pdf
- 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2)陆伦根、田丽艳、徐铭益,等(翻译)(发布时间:2009-12).pdf
- 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3)陆伦根、田丽艳、徐铭益,等(翻译)(发布时间:2010-02).pdf
-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全球指南:肠易激综合征(中文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