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昌龄《从军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王昌龄《从军⾏》

《从军⾏》《从军⾏》

【⽂稿】

《从军⾏》

唐:王昌龄

烽⽕城⻄百尺楼,⻩昏独坐海⻛秋。

更吹羌笛关⼭⽉,⽆那⾦闺万⾥愁。

在讲这⾸诗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了解⼀下这⾸诗⾥的⼏个重要知识点。

第⼀,说说这⾸诗的题⽬《从军⾏》。《从军⾏》其实是古代乐府的⽼题⽬,以前古⼈⽤这个题⽬主要写征战与边塞的艰难困

苦。盛唐时代,包括王昌龄在内的很多盛唐诗⼈,常常⽤《从军⾏》这样⼀个古乐府题来写唐代的边塞战事、边塞将⼠的壮志

与艰⾟。

第⼆,关于作者王昌龄,我们之前在讲孟浩然、李⽩的时候,早已知道王昌龄与他们还有王之涣、⾼适是⾮常要好的朋友,是

名满天下的⼤诗⼈。⼈称七绝圣⼿,诗家夫⼦!也有说是诗家天⼦,总之就是很⽜。他是京兆万年⼈,属于今天陕⻄省⻄安市

⼈,说起来还是俺的⽼乡呢!

开元⼗⼆年之后的两三年⾥,三⼗岁出头的王昌龄曾经漫游⻄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关、临洮、⽟⻔关⼀带,⾜迹很可能远涉

葱岭以⻄,他⽬睹了边塞的⻛光,也看到了边塞戍守将⼠的艰⾟,写下了这⼀组《从军⾏》,⼀共七⾸,表达了边塞将⼠思念

家乡亲⼈之苦,誓死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我们今天讲的《从军⾏》就是其中的第⼀⾸。

王昌龄三⼗三岁时考中进⼠,先后在中央和地⽅做过⼀些⼩官,他为⼈个性豪放,不拘⼩节,遭⼈议论诽谤,先后两次遭遇贬

谪。后来在安史之乱中,他在南⽅避难,不幸被权贵所杀,去世的时候⼤约60多岁。古⼈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后来⼜有⼈

说诗⼈不幸诗家幸,其实意思都是⼀样的:因为有不幸的经历,所以才能造就杰出的诗⼈和作品。王昌龄就是这样,他的⼀⽣

看似很平凡,也很不幸,但是他的作品却不平凡,却⾮常的杰出,他的诗歌⽓质⻘刚俊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这⾸从

军⾏,在这⼀组诗中,也是佳作中的佳作。

我们进⼊诗的第⼀句,“烽⽕城⻄百尺楼”。⼤家都知道古代历史上有著名的周幽王烽⽕戏诸侯的故事。这⾥的“烽⽕”指的就是

著名的烽⽕台,这是古代边防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承担着通讯、预警的功能。⼀般来讲,在烽⽕台中经常备有柴草,如果有

紧急军情,那么“昼则放烟,夜则举⽕”。⽩天燃起柴草,主要是放出烽烟,飘上⾼空,这样在⼏⼗⾥之外的下⼀站烽⽕台便能

看到,于是也燃烽烟,⼀站接⼀站的传递下去;如果在夜晚,那么就燃起烽⽕,⽕光熊熊,也可以把敌情⼀站⼀站传下去。

当然,平时⽆战事的时候,也会燃起平安⽕报平安。这样说起来,烽⽕很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防空警报和报警电话,百尺楼,

是指戍楼,也就是瞭望楼、瞭望台,“烽⽕城⻄百尺楼”的字⾯意思是,在烽⽕台的⻄边是百尺⾼的瞭望楼,其实这⼀句话总的

意思就是说在这遥远的边塞,眼前耸⽴着⾼⾼的烽⽕台和瞭望台,这是为了点明这⾸从军⾏的⼤背景,地理的背景,特别是有

标志性的建筑。

紧接着第⼆句,“⻩昏独坐海⻛秋”。从地理转向情感。到了⻩昏时分,将⼠们独⾃坐在烽⽕台边,坐在瞭望台边,遥望着漫漫

的⼽壁滩和荒⽆⼈烟的荒漠,感觉到⼗分的孤独。⼜正值深秋季节,寒⻛阵阵,寒⽓逼⼈,怎么能不思念⽗⺟、妻⼦、⼉⼥?

⽽家中的亲⼈这个时候想必也正在思念远在边塞的将⼠。这⾥的“海⻛秋”当然指的不是⼤海的⻛,⽽是⻘海湖⽅向吹来的⻛。

为什么是⻘海湖呢?唐代⻄、北⽅的强敌,⼀是吐蕃,⼆是突厥,⻘海湖地区正是唐朝军队与吐蕃军队、与占据⻘海湖地区

的吐⾕浑军队交战的地区,唐朝在此地驻军,设置节度使,⽬的在于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守护河⻄⾛廊。所以,这⾥说

的“海⻛秋”是指从⻘海湖⽅⾯吹来的秋⻛。

总的来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浩瀚⽆垠的⻘海湖地区,在这渺⽆⼈烟的边塞⼽壁上,伫⽴着⾼⾼的烽⽕楼和瞭望台,也

许还有滚滚升起的狼烟烽⽕,此时此刻,正是深秋时节,⻩昏时分,⼣阳⻄下,戍边的将⼠们坐在烽⽕楼旁⾼⾼的瞭望台上,

迎着⻘海湖⽅向吹来的阵阵秋⻛,怎能不思念家乡的亲⼈,怎么能不倍感戍边的艰⾟与劳苦?!这两句虽然写的是边塞萧瑟

略带悲凉的秋天景象,但是不得不承认,作者笔下的景象依然是⾮常壮⼤的!百尺楼、海⻛秋,放在这⾥⼀对⽐,就能够感受

到万⾥⻓⻛、千⾥⼽壁、百尺⾼楼、茫茫⼤湖的,苍凉悲壮雄健的边塞⽓派!

再看第三句,“更吹羌笛关⼭⽉”,这句有⾳乐了,效果更明显。羌笛,乃是羌族发明的吹奏乐器,⽵⼦制作,有四个孔,后来

汉⼈改造为五个孔。所谓“羌管悠悠霜满地”。“关⼭⽉”则是乐府曲调,《乐府解题·横吹曲词·汉横吹曲》中的旧题。《乐府诗集·

乐府解题》中说:“《关⼭⽉》,伤离别也。”就是说,这个曲调就是表达离别之苦的。

我们都很熟悉的《⽊兰诗》就有:“万⾥赴戎机,关⼭度若⻜。朔⽓传⾦柝,寒光照铁⾐。”所以,古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