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山海经》中精怪形象对《搜神记》创作的影响之我见
由于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我国文献较早就有神仙巫术和奇人异事的记载。魏晋时期思想开放,学术自由,文人辈出,是我国志怪小说的高峰时期,魏晋志怪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受到《山海经》的较大影响。《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内容涵盖魏晋志怪小说的大多数特点,可以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该文以《山海经》和《搜神记》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探究《山海经》中精怪形象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
1“龙”的形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天族”是龙的化身,拥有对神仙的统治权。虽然龙在现在考证的资料中并非真实存在,仅来自古人对自然的想象,但是龙代表了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着超越一切动物精怪的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1]龙能随意变大变小,或者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春夏出来活动,秋冬后冬眠等。《山海经》中提及各类龙的形象,如作为神仙坐骑,或有神仙是龙首兽身等。《搜神记》受到《山海经》的影响,作者笔下的龙成为凡人通天的使者或神仙的代表等。
1.1《山海经》中的龙
1.1.1山神形象
《山海经》中记述从招摇山到箕尾山,山神都是鸟的身子和龙的头;从柜山到漆吴山,山神都是龙的身子鸟的头;从天虞山到南禺,山神都是龙的身子和人的面容;从樕山到竹山的山神都是人的身子和龙的头。山神有着守卫一方平安的职责,在山神的形象中融入了龙的形象,山神为人面、鸟身、马身与龙的结合,代表了禽、兽、人三者的才能与神的结合。龙是神仙的代表,古人期待龙的神力,能够完成人所不能的事情,表现出了古人对龙的崇拜之情。
《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述神仙计蒙是人的身子和龙的头;女几山到贾超山的山神是马的身子和龙的头;首阳山到丙山的山神是龙的身子和人的面孔;篇遇山到荣余山的山神是鸟的身子和龙的头[2]。
人身龙首或是龙身人面的结合,削弱了龙的兽性,增加了人的温和,更加贴近人们的心愿;马与龙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速度与力量的结合,提升山神的实力,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期盼;鸟与龙的结合,可以认为是“龙”与“凤”相结合,代表了人们对龙的信任与期待。
1.1.2神仙坐骑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记述,夏启在跳《九代》舞,借助大乐之野的灵气来乘龙飞升,到达天庭。从舜开始,古代人民常以乐舞、祭天舞等形式来表示与上天神灵的沟通,以求心灵的安慰与精神的寄托。《山海经》中提到夏后启的时候也说他耳朵上挂着两条蛇,驾着两条龙。
龙代表了神力,代表着人们的寄托与希望。夏后启是人间著名的帝王,传说中他死了以后,也有着至高地位,才有可能乘龙而行。因此,作为神仙坐骑的“龙”代表的是身份、地位。
1.2《搜神记》中的龙
《搜神记》中的龙,有的在人类腹中出生,有的代表妖孽作乱,但每一种龙的能力都在人类之下,人类拥有掌控力。
1.2.1预示战乱灾祸
《搜神记·卷六》记述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家的女眷生产时生下的是两条龙。这个时间正好政治动荡,诸侯混战,周天子权势衰落,产龙异象正好对应政治局面。《搜神记·卷七》中记述永嘉五年,枹罕县令家的女眷一次性生出来一条龙、一个女婴和一只鹅。过了不久,胡人叛乱,天下大乱。两条龙在武器库中出现,但是武器库不是龙应该在的地方,过了数年,有两个名字有“龙”字的人叛乱。《山海经》中的龙代表了力量,在《搜神记》中有一定的继承与体现。
1.2.2祥兆
《搜神记·卷十四》记述徐国的一个宫女生下一个蛋,以为不祥,就扔在水边。有一只叫“鹄苍”的狗捡回了这个蛋,蛋生出来一个儿子,就是徐国后来的国君。后来鹄苍临死前,头上突然长出角,又长出来九条尾巴,变成了黄龙。这是因为狗护佑了徐国的国君,有了善举,所以死了以后变成龙。所以,这里的龙,代表的不再是灾祸战乱,而是吉祥的预兆。《搜神记》中的龙既能预示吉祥征兆,也可以代表灾祸战乱,受到《山海经》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1.2.3有德有道之人的坐骑
《搜神记·卷一》中记述了陶安公的事情,他只是一个铸铁的匠人,因为善于炼铁而与天神相通,掌管火的朱雀神传话来,要以红色的龙来接陶安公升天做神仙。
《山海经》中的龙代表了神,代表了人类的崇拜,具有神圣性和高贵性。《搜神记》却是得道之人为尊,龙成为人的坐骑或像人一样会受到伤害,龙的地位在人之下,成了平凡的存在。这是《搜神记》作者及时代人类在对《山海经》思想继承基础上的改变。
2“蛇”的形象
“蛇”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极高地位,经常被人称为“小龙”。蛇与龙一样,具有极高的灵性,经过刻意的修炼,蛇可以得道,遇到机缘点化时,可以蜕皮飞升成龙。“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女娲有着蛇的身体和人的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蛇,也因此常与神灵或龙相提并论。现实中的蛇一般有毒,有致命危险,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