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小放牛》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docx

初中:+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小放牛》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放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间小调,旋律流畅细腻,音调顺畅平实,郎朗上口,为五声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是一出在儿童及青少年专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优秀剧目,以唱、念、做、舞的形式来表现叙说的故事。剧中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发难,要村姑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后才告诉

朗的性格,表演突出京剧中的“圆场”、“翻身儿”等基本功,极具观赏性。

一、教学目标:

1、对比欣赏京剧《小放牛》与民歌《小放牛》,感受京剧兼收并蓄的魅力。

2、学唱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用流畅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绎。

3、能够在感受、体验京剧唱段中,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对中国戏曲艺术产生兴趣及增进民族感、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学唱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用流畅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绎。三:教具准备:钢琴、双响筒、响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韵白方式问好,引导学生认识韵白并感受韵白的特点。演唱《卖水》唱段,切入京剧。

2、问题:你知道有关京剧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时PPT展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戏曲的世界,来感受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

二、对比欣赏

1、折子戏的概念(出示PPT)

2、初听学生观看折子戏视频,并思考这段戏里都唱了哪些人物?王母娘娘、老龙王、杨六郎、嫦娥

3、欣赏河北民歌《小放牛》并对比与京剧小放牛。

①演唱形式上:民歌采用独唱,京剧采用对唱

②旋律上:逐句分析第一句:换头合尾第二句:完全相同第三句:同头合尾变中间第四句:保留了民歌的主干音,进行了变奏加花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京剧小放牛是由民歌小放牛变化发展而来的,它吸收了民歌的素材,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三、读念白

1、教师示范,听老师读的有什么样的特点?

2、学生模仿老师读

3、重难点处理,八分休止符(张果老,骑驴桥上走这一句)呈现

4、简述歌词内容:这段歌词讲述了两位神仙与鲁班开

玩笑,载着五岳名山还有太阳月亮,骑着独轮车走过赵州桥的故事。

四、戏曲学唱

1、吊嗓:yi~yi~yi~yi~yi~,指导学生用螺旋音的感觉来进行练声。

2、教唱歌谱

①分句教唱歌谱

②老师唱谱,学生填词

③学生独立唱词,处理一字多音

④分角色演唱,男生饰演牧童,女生饰演小姑娘。角色互换再次演唱。

⑤戏曲主题思想:这段戏曲不仅赞誉了赵州桥的伟大,还借鲁班之名,表达崇敬之意,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体现了劳动人民博大的智慧。

五、巩固提高

1、观看视频,欣赏京剧演员他们是如何演绎?

(指导提升学生演唱技巧)

2、带着这种情绪与感觉,跟音乐再次演唱。

六、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剧中经典的念白。(PPT展示)小姑娘:牧童哥,请来见礼牧童:还礼还礼牧童:小姑娘你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啊?小姑娘:我打阿里村来,要往杏花村去!牧童哥:杏花村哪,你顺着我的手儿瞧。1、教师示范念白

2、指导学生,边读念白边做动作

3、找一男一女上台表演,并完整演绎整段唱腔

4、鼓励学生为这段唱腔创编戏曲动作

5、加入乐器,为唱腔加入好听的乐器伴奏

6、完整表演

七、拓展欣赏:

1、音乐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欣赏管弦乐作品《小放牛》,并进行总结。

2、组内讨论:如果你是曲作者,你将会为这段戏曲改变成什么风格?或加入什么音乐元素?

3、学生发言:说唱、摇滚、校园民谣,阿卡贝拉等等。

4、分配课下任务,创编旋律,下节课分享创作成果。

八、结束句:

本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京剧这门艺术,京剧的艺术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它像我国一颗璀璨的明珠,丰富的文化底蕴而独树民族音乐之林。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相信京剧永远会伴随我们,让我们做时代的传承者,将这门艺术永久的传承下去,将国粹发扬光大。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感谢同学

【教学反思】

本次执教的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剧折子戏《小放牛》,剧中以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发难,要村姑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后才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对歌来。该唱段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了村姑与牧童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这首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四二拍,一段体,五声徵调式,全区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句是一对上下句,第三四句是前两句的变化重复(换头合尾)京剧小放牛中的八分休止符非常突出,使整个歌曲显得诙谐、活泼。

1导入我以京剧卖水唱段切入,引入京剧是我国国粹,通过图片展示有关京剧的知识,来进行课堂渗透,让学生对于京剧拥有更深的了解。

2、之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