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十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辩证看待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东欧剧变的缘由及本质。
2.时空观念
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改革、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基本史实,提高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
对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归纳三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和影响。
5.家国情怀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培养世界意识和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苏联、东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时空思维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苏联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二)苏联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6.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1.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6)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1956-1966)
3.实行改革开放决策: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1992)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2)
(四)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4.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1922.12——1991.12)
5.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1956——1966)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1978——今)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快速发展、艰难改革的相关史实。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
苏联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其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的弊端为日后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苏联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也大都采取苏联模式。尽管一些国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整体而言,并没有彻底突破苏联模式,在后期也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勇于改革,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
苏联的诞生惊醒了中国,苏联的发展引导了中国,苏联的强盛帮助了中国,苏联的威胁磨砺了中国,苏联的灭亡警示了中国。历史不曾远去,苏联于1991年12月26号停下了它答卷的笔,苏联的历史止步于此,但中国接过苏联的笔杆,开始谱写中国方案的新的篇章。唯有以史为鉴,方能继往开来。
课堂练习
见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对繁杂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史实提高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历史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变化。
2.对于主干知识部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教材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提炼信息,最好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教材,整理出知识结构。
3.但从总体性来看,设计和授课专业性太强,趣味性不足,课堂互动欠缺,今后在教学中注意做改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