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十五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基本史实,理解新中国的性质,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掌握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史实,深刻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2.时空观念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新中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主法制原则,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地位和性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成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培养学生的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时空思维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966——1976年文革时期
1976——1978年徘徊时期
1978——2012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三)新中国人民政权巩固的措施:政治,经济(农村,城市),军事(国内,国外)
政治: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经济:
农村: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城市: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加剧物价飞速上涨,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贏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军事:
国内:
剿匪镇反:
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国外:
抗美援朝。
(四)新中国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外交成就
新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方针。
外交成就: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措辞前后稍有改变,最终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③参加亚非会议:1955年4月,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经济领域:
①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③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政治领域:
①颁布宪法: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0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docx
最近下载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2022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df VIP
- 京东考试答案.pdf VIP
- 滴灌通收入分成协议合同.docx VIP
- 慢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护理.pptx
- 《钢结构检测》课程标准.DOC VIP
- 智慧园区数字化运营平台方案汇报PPT.pptx VIP
-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像专项练习(含答案) (1).doc VIP
- YST273.12-2024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2部分: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报批稿.pdf VIP
- 同课异构知识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