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八课《辛亥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能够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理解旧民主主义时期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初年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革新等方面的的探索,培养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2.时空观念
认识中国资产阶级兴起和辛亥革命的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能够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上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把握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革命的具体情况,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土崩瓦解,学会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
3.史料实证
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进一步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历史解释
能够探讨并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认识中华民国建立给近代中国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后人改造国家提供借鉴,训练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5.家国情怀
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与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基础;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
时空思维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清末新政的时间,性质,影响
时间:1901-1911。
性质: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影响: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基础:经济、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军事基础,催化剂
背景:1901年初,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但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基础:
①经济、阶级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②组织基础: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③思想基础: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和三民主义”。
④军事基础:以广州黄花岗起义为代表的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催化剂: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组织的“皇族内阁”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三)三民主义内容,含义,局限,进步性与局限性
(四)辛亥革命的性质,积极影响/意义(政治、思想、风俗文化/社会、经济
性质: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意义: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社会: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经济: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两“没有”三“缺乏”)??
局限性:
两没有: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三缺乏:辛亥革命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开始。辛亥革命的发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追求和渴望。同时,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展政治改革、教育改革、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契机,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课堂练习
见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课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阅读教科书上的文本内容,教师在课上也应补充适量史料。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将辛亥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局限性分析出来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以及用历史批判性思维对其进行评价。
2.本课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引导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学生参与的时间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的处理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⒊除此之外,本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出现史料阅读困难,这对学生学习信心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教会学生阅读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案.docx
最近下载
- LNGT88J永磁合金工艺研究.docx VIP
- 最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思维训练(上册).pdf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The-road-to-success.pptx VIP
- 众兴菌业培训课件.pptx VIP
- 房地产市场年报-2020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年报.pdf VIP
- 1. 香港公司註冊證明書.pdf VIP
- 【港交所-2025研报】卓能(集团)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pdf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隆昌市兴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标一体内部审核检查表.pdf VIP
- 2019年天津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