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十二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教案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与历史有关的言论、客观评价国共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功绩,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
通过使用地图册、时间轴等,认识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呈现与分析,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解释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4.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利用历史课本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的严重、日本侵华的暴行、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军侵华暴行
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时空思维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日军侵华原因
①历史原因:征服满蒙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思想原因: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浓厚。
③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④直接原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⑤现实原因:日本国内资源匮乏。
⑥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⑦国际原因:西方大国实施绥靖主义政策。
(二)日军侵华历程/事件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次日晨,日军占领沈阳。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
②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③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④长城抗战: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⑤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⑥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竟然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三)各方面对日侵华反应:国民政府,国际社会,东北人民,中国共产党,北平爱国学生,东北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
①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②国际社会:推行绥靖政策。
③东北人民: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④中国共产党: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⑤北平学生:1935年12月9日,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游行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⑥东北抗联: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⑦国民党内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代表,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
标志: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含义,建立过程:初步形成,正式形成
含义: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①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0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docx
-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