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赤苍藤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等
1、任务来源
《赤苍藤生产技术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2022年第一批)(桂市监函[2022]1903号),项目序号为2022-1039。本技术由广西壮族自治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站、广西大新汇三田农业有限公司、大新县鑫鹏蔬果种植合作社。负责起草。
2、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表1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分工情况
张尚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实验师
主持编写
蔡卓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站
工程师
参与编写
张向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参与编写
黄诗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助理研究员
参与编写
李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
助理研究员
参与编写
陈冬暖
广西大新汇三田农业有限公司
无
参与编写
赵寿鹏
大新县鑫鹏蔬果种植合作社
无
参与编写
石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高级工程师
参与编写
庾韦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参与编写
蒙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参与编写
宁春鹏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站
高级工程师
参与编写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赤苍藤(ErythropalumscandensBlume)为铁青树科赤苍藤属多年生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又称牛耳藤、萎藤、勾华、侧苋、细绿藤,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主产地位于华南地区以及贵州、云南等地的中低海拔区域。赤苍藤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被收录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壮药选编》等,它也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天然野生植物,其嫩叶可作鲜食蔬菜,营养价值丰富,口味鲜美,清香独特;其茎、根可作药材,茎可利尿医黄疸、治疗风湿骨痛,根可祛水肿治疗跌打损伤。近年来,随着赤苍藤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获得人们认可,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而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丰富的赤苍藤野生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目前,有关赤苍藤的研究主要是生产栽培技术、品种选育、化学成分分析与药理作用等方面。
相比于其他省份,赤苍藤在广西的药用价值挖掘度较低。玉林市是我区乃至我国的药材主要交流地之一,但赤苍藤相关药材的收购及出售尚未形成规模。药用赤苍藤的发展成为规模化产业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而赤苍藤的利用价值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估和开发。鲜食赤苍藤的种植技术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迫切需要改进,从繁殖到栽培的技术链条尚未形成。当前,赤苍藤的营养价值已被证实了不亚于常见蔬菜,但其种植成本尚需进一步降低,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通进入蔬菜市场的壁垒。可以说,选育适宜的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跟进都是目前制约赤苍藤产业发展的因素。
在农产品相关的交易平台上以“赤苍藤”为关键字搜索可见较多药用的赤苍藤。在“一亩田”平台上能找到赤苍藤苗出售。货源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崇左、来宾、河池、柳州、玉林等地,其中崇左较多。“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搜索赤苍藤,有赤苍藤药用片以及赤苍藤提取物出售,干药材出售者基本为基本为玉林各药材商家,提取物出售者为各生物科技公司。赤苍藤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但较为零散,产地以广西、广东为主。据调查,药用赤苍藤切片价格从16元到90元不等,作为蔬菜赤苍藤在广西各地的价格从2012年70元每公斤,并从2014年开始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价格稳定在40元每公斤。通过对种苗销售渠道以及种植户调查,初步统计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海南已有种植面积1500亩左右,以广西种植面积最大,达到966亩。赤苍藤因其口感好,利尿作用明显,栽培面积相对来说增加速度较快,因其种苗繁育技术脱节,栽培技术尚未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速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餐桌任务从基本满足向丰富种类慢慢转变。赤苍藤作为一种食药两用植物,民间自古以来就有食用和入药的习惯,无疑是安全健康的丰富餐桌的作物选择。赤苍藤的发展也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20年以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野生动物全面禁售法案出台,人们需要不同的食品种类来填补空缺。安全度高、营养价值丰富、作用明确且口感丰富的赤苍藤,可以成为一种弥补市场空缺的产品,再者其主要分布在石山地区,作为水土保持植物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及恢复,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赤苍藤在市场接受度高、价格高,通过在石漠化地区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青山绿水、金山银山,体现广西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制定《赤苍藤生产技术规程》,将更好的指导赤苍藤产业健康发展,对构建地方特色产品产业经济链,推进广西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