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元禅寺中的节庆饮茶——以端午、重阳为例.docVIP

论宋元禅寺中的节庆饮茶——以端午、重阳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宋元禅寺中的节庆饮茶——以端午、重阳为例

端午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菖蒲、茱萸这两种植物在节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涵。人们在端午日、重阳日或祝祭祈愿,或纪念缅怀,或宴饮娱乐,同时装饰、佩戴以及食用菖蒲、茱萸,祈求驱邪禳灾、蠲除病疾。宋代禅寺中,端午日、重阳日由住持上堂烧香说法,并首创饮用菖蒲茶、茱萸茶。至元代,更将此仪轨写入《敕修百丈清规》,正式确立了菖蒲茶、茱萸茶在寺院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考察宋元禅寺节庆饮用菖蒲茶、茱萸茶的文化现象,可以透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寺院生活,更好地理解佛教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一、寺院节庆饮茶的文献记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种植并饮用茶叶的地区之一。随着茶叶种植技术、制茶工艺的提高与精进,烹茶、饮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尚。茶与佛教的关系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饮茶成为禅寺修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僧人栽培茶树,传习茶艺。结夏、解夏、冬至、新年是寺院内最重要的节日,四节茶会也成为节日中最为庄重的仪式。除此四节外,宋元禅寺开始在中国传统节庆——端午节、重阳节说法品茗,说法偈颂成为记载寺院内节庆饮茶的重要文献。

(一)宋元禅师语录

宋元寺院内,于端午日、重阳日由住持长老上堂说法、阐发佛理,内容多贴近节庆生活,说法结束后,集众饮茶。禅师说法内容以偈颂形式被记录下来,后被弟子收入语录、灯录,保留了诸多关于端午饮菖蒲茶、重阳饮茱萸茶的历史记载。目前可知较早的文献是北宋惟白所编《建中靖国续灯录》,记载了洪州(治今江西南昌)龙安山慧照禅师于端午上堂说法并品饮菖蒲茶的事迹:

上堂。举拂子曰: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餐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却向干地上划船,高山头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铁旗。一盏菖蒲茶,数个砂糖棕。且移取北郁单越来,与南阎浮提斗额看。[1](卷25,P333)

慧照禅师曾于隆兴府兜率寺担任住持,为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禅师法嗣。南宋晦堂师明所编《续古尊宿语要》保存有从悦禅师端午饮菖蒲茶的偈颂:

端午龙安何所有,一瓯山茗泛菖蒲。

且无百索缠人手,只有摧邪肘后符。[2](第一集《兜率悦禅师语》,P867)

宋廷南渡后,节庆饮茶的习俗广泛流传于江浙、江西一带的禅寺之中。镇江府焦山普济禅寺住持无门慧开、隆兴府泐潭山宝峰禅寺住持环溪惟一、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住持希叟绍昙、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无准师范等禅师皆有相关偈颂存世。南宋灭亡后,元代禅寺仍延续此传统,平江路灵岩禅寺住持了庵清欲、庆元路天宁禅寺住持了堂惟一、灵岩报国永祚禅寺住持南石文琸、明州天童禅寺住持平石如砥等禅师亦有节庆饮用菖蒲茶、茱萸茶的事例(详次页附表)。

(二)《敕修百丈清规》

崇宁二年(1103)由宗赜编集而成的《禅苑清规》,为现存成书时间最早的清规,记端午节、重阳节作斋会,尚未出现“节庆饮茶”的记载。南宋咸淳十年(1274)由僧人惟勉编次而成的《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与元代延祐四年(1317)僧人中峰明本编写的《幻住庵清规》所保留的《月分须知》规定,五月作青苗会,亦未见上堂说法、点茶的记载。可见,虽然宋代禅寺内饮用菖蒲茶、茱萸茶已经非常普遍,但是仍作为一种地方饮茶风尚在江浙、江西一带流传,并未成为全国范围内的茶礼。元代至元二年(1336),蒙元顺宗之敕,由僧人德辉集三种清规编修而成《敕修百丈清规》,首次出现端午日、重阳日烧香点茶的规定:

五月端午日早晨,知事僧堂内烧香,点菖蒲茶。

九月重阳日早晨,知事烧香,点茱萸茶。[3](卷八,P1155)

《敕修百丈清规》成书后,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规修行。由上可知,《敕修百丈清规》出台之后,端午日饮菖蒲茶、重阳日饮茱萸茶,由一种寺院饮茶风尚变为了全国寺院内僧人必须人人遵守的准则。至明代洪武年间,朝廷规定“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永乐年间,规定“僧人务要遵依旧例”[3](序,P1109),可见,《敕修百丈清规》之后,禅寺于端午、重阳日点饮菖蒲茶、茱萸茶的规定被延续至明代。

(三)明清禅师语录

节庆饮菖蒲茶、茱萸茶的规定被明清禅师所传承。例如,明初《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言:“黄米粽吃一钵,菖蒲茶吃半瓯。个是衲僧好时节,大家相见饱齁齁。”[4](卷1,P32)清代《法玺印禅师语录》言:“雄黄酒,菖蒲茶,无限馨香生两颊。艾虎符,善财药,亦能杀人亦能活。”[5](卷3,P789)《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收录《赠凌云杨居士》云:“菖蒲浮水面,角黍腻人牙。”[6](卷10,P348)《东山梅溪度禅师语录》言:“倘若未见茱萸茶,且莫饮黄栗粽。”[7](卷5,P395)《神鼎一揆禅师语录》云:“若在今日,山僧热炙盏子,点茱萸茶,令他各各知有,且道知有个甚么,重阳九日菊花新。”[8](卷2,P456)

二、宋元禅寺节庆饮茶缘由考

(一)以茶代酒,准于世礼

端午,又称为重五节、正阳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