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紫钗记》与《牡丹亭》管窥明代女性园林香境
摘要:园林是明代女性生活的重要空间,用香赏香是女性园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丰富的香气与女性的情感交融,营造出意蕴深远的香境,这在戏剧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选择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紫钗记》与《牡丹亭》为研究材料,梳理其中描述的女性园林空间的主要香气来源,解析氤氲的香气及其所在环境所蕴含的女性丰富情感,以此窥探明代女性园林香境。
关键词:风景园林;女性园林;香境;香文化;香景
在男尊女卑的明代社会,女子需遵从“长大避深室,藏头羞见人”的准则①,生活在重门深院中[1],一般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或祭祀活动可踏足深院之外。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居住空间,是古代女性成长、生活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2],也是打破住宅礼仪秩序[3],释放天性的自由空间。为了消磨闺中的闲暇时光,女性园林生活丰富多样。除了游戏(如荡秋千、斗草)、做女红(如纺织、刺绣)外,读书、作画、鼓琴、对弈、插花、品茶、博古雅集也是重要内容,焚香赏香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晨兴半炷茗香”②不仅是文人士大夫的雅事,也是女子的赏心乐事。明代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紫钗记》[4]和《牡丹亭》[5]两部戏剧,都以女性的视角展现其园林生活与香的密切联系,故事情节中的香及其所在环境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呈现出来的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香境),对于研究明代女性园林香文化具有参考意义。
1室内主要香气
闺房作为女性园林生活中最主要的室内空间,陈设讲究。明末清初的文人卫泳在《悦容编》葺居篇中言:“美人所居,如种花之槛,插枝之瓶……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与闺房相宜书画。”清代徐震在《美人谱》中也强调美人居所须有“金炉、玉合、异香、名花”。可见香炉、香品、香花是闺阁不可或缺之物,营造出香气氤氲的居住环境。此外,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成为深闺特有之香。下面解析《紫钗记》和《牡丹亭》中的主要室内香气。
1.1美人香
美人香语出明末清初李渔《怜香伴》第六出“香咏”,指女子身上的香气,包括自然散发的体香及人工制品之香。自古以来,美人与香结下了不解之缘,女子的身体称为“香体”,面颊称为“香腮”,鬓发称为“香云”,甚至连呼出的气息都有香味,所谓“气若幽兰”,女子的居室也因香气馥郁被称为“香闺”。可以说,香是女子的象征,这主要缘于女性日常不仅以香入脂粉、佩戴香囊,还用香熏衣,从面容到衣饰全身上下都带有香味。
使用脂粉是女子修饰仪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身体发香的原因之一。明代女性十分重視妆容,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闺房内对镜梳妆打扮,不仅晓妆,还晚妆[6]。《牡丹亭》中杜丽娘叫侍女春香“取镜台衣服来”,要“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①(图1);《紫钗记》中亦多次描述化妆场景②。女子化妆往往先以香粉打底,使面容白润,再用胭脂抹面和唇脂点唇。香粉因香花入粉而含香③,此外麝香也是其重要原料,《紫钗记》中“衣衫气脂粉麝”便描述了带有麝香味的香粉。“色朱气香”是唇脂的特征,唇脂可由沉香、丁香等十余种香料制成[6]。胭脂也大多数以香花制成,《香乘》中记述“面脂香”有“温酒浸丁香蒮香二种”[7]。这些带有香气的脂粉涂抹到女子脸上、身上,使得其貌容似“香培玉琢”。李渔在《怜香伴》作品中描述崔笺云全身皆香,有“口脂香,乌云香,玉笋香,金莲香”,并且各有特点:“脂香甜净,云香秀韶;笋香尖嫩,莲香瘦娇”④。
美人香的另一重要来源是衣物之香。用熏笼熏衣是明代女子的时尚,陈洪绶在《斜倚熏笼图》(图2)中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正在熏衣的美人,透过半掩的衣衫可以看见底下的熏笼,铜薰中燃烧的香料将香气沾染于衣服上[8]。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紫钗记》第四十四出中,霍小玉“倚香篝清绝”,这里的篝即熏笼,女主人偎依在香篝上,清幽的香气徐徐沾染到她的衣衫上,虚阁也因此笼上一层溟濛烟雾。此外,女子腰带上或衣袖间常佩戴香囊[9],《紫钗记》中霍小玉听闻丈夫入赘的消息泪烛裁诗,“佩香囊剪烛亲封过”⑤,房间内香囊散发的幽幽香气陪伴她写信、装信整个过程。关于熏衣及香囊所用的香料,明代周嘉胄《香乘》“熏佩之香”专章记述了“梅蕊香”“芙蕖衣香”等36种合香,用料涉及丁香、甘松、藿香叶等几十种。这些香品使得女子“衣香人影”,所到之处香气袭人,甚至坐处也留香。
1.2熏焚之香
女子居所终日香气氤氲不断,晨起注香,长昼爇香,午睡薄覆香灰,夜晚薰笼暖床熏被[10]。《紫钗记》和《牡丹亭》中关于闺房用炉或鼎进行焚香的句子约共10处。明代屠隆在《考槃馀事》中讲到“香之为用,其利最溥”[11]。焚香作为女子闺房香气的主要来源,可祛邪辟秽、清心悦性、远辟睡魔,亦可助眠。
古人认为“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秽也”[12]。因此,闺房白昼焚香能带走浊气,使整个房间清朗舒爽。而女子多在夜间焚香,不仅因为香气与月色相伴产生诗意境界[13],还可以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