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小说中报复负心汉故事的法律思考.docVIP

关于古代小说中报复负心汉故事的法律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古代小说中报复负心汉故事的法律思考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大量的痴情女子报复负心汉的故事。对于此类故事的意义,人们有各种解读。但还有一些问题难以说清楚,比如,痴情女子在遭遇男方的背叛后,女方何以对男方抱有那么强烈的仇恨,甚至不惜一死来报复负心汉;即使死后也要化成厉鬼来向男方复仇。即使现在,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类似新闻,可见这是一个自古及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深入论述这种强烈仇恨心理导致的报复行为,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西方“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有关理论,把文学中的故事作为法律研究的文本,即以古代小说中涉及的此类故事为例,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一、报复负心汉是女子人性使然

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古代女子经常处于被欺凌与侮辱的地位。不过要追根朔源的话,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子的地位似乎好于男子,那时还谈不上男尊女卑。进入父系社会后,鉴于男子生理上的优势,男子在社会上地位逐渐提高,并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这是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自然选择。《易经·系辞传》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古人根据自然现象推断出“天尊地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规律,进而形成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男尊女卑思想。男尊女卑思想使古代男女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女性事实上可以被男性随意对待和不尊重。当女性被男子欺凌和侮辱后,女性也习惯性地忍辱负重。所以我们看到在古代文学中的痴情女子负心汉故事里,并非所有的被抛弃者都敢于向负心汉展开强烈的报复行为。如《诗经·氓》中的弃妇,在被负心男抛弃后,只是无奈地回到娘家,不得不一个人忍受着无尽的耻辱,“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中类似的诗篇还有《中谷有蓷》、《遵大路》等,其中的痴情女子无不自怨自悔,很少对负心郎采取报复的行动。《诗经》以后的古典诗词中的弃妇形象,尽管各有特点,但在对待负心汉的态度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从不采取更激烈的报复行动,表现出共同的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软弱态度。之所以如此,也许与这些诗歌作者有关,其中表现出更多男尊女卑的思想态度。

唐人小说《莺莺传》严格来说也是一篇痴情女子负心汉故事。主人公崔莺莺大胆追求爱情,但遇人不淑。当她意识到张生即将离开自己时,说道:“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面临自己将要被抛弃的命运,崔莺莺却“不敢恨”,甚至认为张生抛弃她“固其宜矣”。后来再遇张生时,也仅仅是写了一首诗表示自己的怨恨:“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而小说里的张生则是无耻地为自己的薄情寡义和背叛进行辩护:“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这样创作显然与作家元稹自己的经历有关,其中表现的男尊女卑思想是赤裸裸的。

然而,女性长期服从于男性既不符合人类和谐、文明发展的规律,也是非人性的。基于生存本能,从生理和精神上看,女性有其个性自由和尊严。若长期被压抑也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在情感和肉体上。古代女性若被男子欺骗和背叛,其所受到的精神伤害是致命的,其要付出的代价(如人格、名誉、贞节等方面)也是巨大的。现代女性由于经济独立和思想开放,被负心男欺骗和背叛的话,也许能承受得住。但古代女性若失去其人格、名誉、贞节等,几乎等于失去了生命。“二拍”中的《满少卿饥附饱飏焦文姬生仇死报》对此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话说天下最不平的,是那负心的事,所以冥中独重其罚,剑侠专诛其人。那负心中最不堪的,尤在那夫妻之间。盖朋友内忘恩负义,拚得绝交了他,便无别话;惟有夫妻是终身相倚的,一有负心,一生怨恨,不是当耍可以了帐的事。古来生死冤家,一还一报的,独有此项极多。”其实,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未婚男女之间,当男方背叛女方后,尽管大多数女方忍耻偷生,但也有少数女方疯狂报复,否则死不瞑目。这是古代那些有气性女子的人性使然,是对自己人格权、名誉权和生存权的维护。

二、古代小说中男女爱情契约的风险

在痴情女与负心汉的情感纠葛中,几乎都涉及到双方之间存在的爱情契约问题。因为相信这个契约(或者爱情誓约),女方无怨无悔地等待对方,结果却事与愿违,遭到被抛弃的命运。

在唐人小说《霍小玉传》中,李益向霍小玉发誓曰:“皎日之誓,死生以之。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但李益最终却背叛霍小玉,致使后者气绝身亡。在死前,霍小玉痛斥李益道:“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宋代夏噩《王魁传》写失意才子王魁与青楼女子桂英的恩怨情仇。王魁因科举下第,落魄失意,便与友人一起到妓院游玩,遇到绝色佳人桂英。二人遂同居一起,桂英负责王魁的生活起居,王魁则一心读书以求取功名。后来皇上下诏求贤,王魁上京赶考。临行前,二人在海神庙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