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文品与人品的分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益文品与人品的分离

摘要:中国历代文学批评家都很重视文品与人品的统一,甚至将人品的评价作为文品评价的基础。在大历诗坛上,李益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艺术成就很高。然而他在各类传奇、史书、戏剧、小说中的形象,却以李益疾和负心汉闻名。李益文品和人品的分离,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关键词:李益;文品;人品;分離

本文论说李益,先以下面这首曾经流传于长安街巷的小诗作为引子: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诗很浅显,前两句讲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怜如花美眷,零落同芳草,一片痴心错付于薄幸诗人。后两句是他人的感概,早知如此,嫁于那位黄衫儿郎多好,白马雕鞍,纵辔芳草天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古已有之。《诗经·谷风》有云:“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既生既育,比予于毒。”[1]67—71《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1]122—123歌者虽不同,但严厉谴责负心汉的心声,是一致的。这首引子的感情基调,是鄙夷诗人,同情名花,惋惜黄衫客,我们不禁要问,三者系何人?先来说说我们的主角“诗人”李益。李益,字君虞,生于748年,卒于829年,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唐朝,享年八十二岁的诗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寿星。“大历四年登进士第,…以礼部尚致仕。李益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边塞诗写的极好,尤其是七绝,常常是壮烈、慷慨之中带一点伤感和悲凉。”[2]在大历诗坛上,李益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艺术成就很高。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历来对大历诗人有“大历十才子”之称,宋人江邻几,清人管世铭,都将李益列为十才子之一。但从中唐诗人姚合编写的《极玄集》来看,十才子中并不包括李益。今人多以为李益的诗歌成就远远高于“大历十才子”,其雄浑深婉的风格和“大历十才子”冷落萧瑟的风貌迥然异趣,别是一家。

李益少有才思,诗名早播。韦应物在《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诗中盛赞他:“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①文人情性,夸饰好大,此诗虽不乏溢美之嫌,但李益四海扬名的史实,应该比较可信。《旧唐书·李益传》勾勒李益的才名时更是不吝清辞佳句:“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3]3771李益新诗甫出,乐工便千方百计高价索求,谱曲后唱给天子听,大有洛阳纸贵的气象。更有依据诗意画图为屏风者,以附风雅,若说李益引领着一时的诗文潮流风尚,绝不为过。元代辛文房撰写的《唐才子传》描摹他的大漠鞍马诗文生涯,有一时之雄的豪情,“从军十年……。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高适,岑参之流也。”[4]短短数语,一个诗文妙绝、决策沙场的文武奇才形象,呼之欲出。

李益成就最大的是从军边塞诗,其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凉和刚柔相济。“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边思》)他的边塞诗,视野开阔,内容丰赡,记述了塞上风情,军旅苦乐,再现了边塞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社会风情。诗中丝毫没有对穷兵黩武的赞美,相反却一再表现出“未知朔方道,何时罢兵赋”(《五城道中》)的和平愿望。我们从文字中结识李益,多是从这些边塞诗开始。《旧唐书·李益传》中提到的天下以为歌词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被选入了中学课本。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是西汉名将霍去病接受匈奴投降的遗址,就在李益的家乡陇西,那里曾是汉唐的古战场。兵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往事,必然会激发李益的英气豪情。这首七绝,苍劲雄浑,慷慨激昂中又带有说不出的伤感和凄凉。诗的开头,写诗人登上西受降城,回望回乐峰,漠漠黄沙在月华的映照下,清冷洁白如茫茫雪原,受降城下,也是月色满铺,肃清如箱。此时天地一色,空旷寂寥,似乎万古如斯。忽然不知哪里响起悠扬清越的芦管声,月下戍边的战士思乡之情忽起,愁绪满怀,一夜无眠。诗人从大处着笔,真实地反映了久戍士卒的思乡情绪。

登临、逆旅、寄赠、闺情,宫苑等诗作,占李益其他作品的大部分。这其中,可以被拿来演绎附会才子佳人故事的,是闺情诗。“有义即夫婿,无义还他人。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杂曲》)“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轻薄篇》)“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舍宿桃根。”(《汉宫少年行》)。其中以下二首,尤其传神: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悠。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竹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佛绿琴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写情》)

第一首写诗人在竹窗下独坐,值暮风微起,吹开了门户,又拂过飒飒竹林,静坐的诗人闻之一喜,以为友人苗发司空曙来访。待发觉是风在捣鬼,不禁埋怨起来,你吹落竹上清露,打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