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浅析《霍小玉传》“复仇”结局的多重意蕴
一、“复仇”结局的反传统性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以超常态的、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古往今来,成王败寇是人类争权夺利的法则。为了生存,人类历史上从不缺少杀戮、掠夺,轮回的“复仇”行为也早已司空见惯,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政权更迭以合法性。文学作品关于“复仇”的叙事数不胜数,而且“复仇”这一残忍暴力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手段。大多数古代小说中的复仇主人公大都代表正义的一方,因被奸人所害而家破人亡,历经磨难、忍辱负重之后,寻遍天下报仇雪恨,后浪迹江湖,做一名逍遥的侠客惩恶扬善。这样的复仇叙事读来让人如此痛快,拍手称赞,因为主人公由弱者成长为强者,高举正义的旗帜,呼喊着“替天行道、匡扶正义、锄强扶弱”的口号,他们将每一个劳苦大众作为自己的同盟,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赢得了普通民众的拥护和尊敬。他们的“复仇”是具有高度荣誉感的,或者说得到了“他人认同”,故而在复仇时会考虑社会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外在的因素会直接决定他们的行为,最终可能会使他们的行为偏离自己情感上的选择。这样一来,霍小玉式的复仇便自然而然受到了一些批判。究其原因,首先因为她是女性,而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应该是也必须是温柔贤惠、知书达礼的;其次还由于她的痛苦是她自己选择了一条更坎坷道路的结果,她只是为了自己的爱情而痛苦,这样极具个人主义的复仇不能代表每一个普通人的利益。因此,有学者就批判《霍小玉传》“复仇”式结局存在的合理性,认为霍小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过于残忍,缺乏人道主义精神,也不符合女性自古以来温婉端庄的特质,损害了霍小玉本身的形象以及传统女性的形象,失去了美感和艺术性。杨经建认为“西方文学中的复仇叙事追求一种至善论的伦理倾向,而中国文学则呈示出孝善论的本色”,柏拉图定义“至善”为“以自身为目的,不企求具体世界来与自己相映衬”。如果按照“孝善论”去看待小玉的“复仇”,小玉是完全不符合的,她并没有为了大局,或者为了别人(母亲、李益或其他不相关的人)而忍让妥协。相反,笔者认为小玉的“复仇”正是一种对“至善”的追求,当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自然不是主动让小玉成为一个追求“至善”的人,或许是一种巧合,让小玉成为了这种具有个人主义的女子,让她摆脱了中国传统儒家对女子的要求。事实上,《大学》中也曾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但显然这里的“至善”并不是柏拉图认为的至善,中国传统的“至善”更多的指个人对别人、社会、国家的善,它的确是一种高级的善,也包括自身道德的完善,但这种完善绝不包含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柏拉图的“至善论”是以个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因而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被认同的,而且是“善”的。同时这种“至善”还体现了一种纯粹性。对霍小玉来说,她在有限的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渴望温暖和被爱,尤其是处于青春时期的她,一旦尝到了爱情欢愉的味道,便越陷越深,无法轻言放弃,即使离开人世、失去肉体,她依旧要遵从她的本心——继续追求和守护她的爱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谁、失去了什么,她也毫不在乎(不能说毫不在意,只是说她选择站在爱情和自己这边)。尼采曾说:“我要单独而绝对地拥有你,不光要单独地爱,而且要单独地被爱。”爱情本就是一种自私的爱,霍小玉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子,你可以说她自私,但你不能否认她的执着与单纯。她没有过多的心机,只是一头扎进爱情这泥潭中,尝遍个中滋味,哪怕最终无法挽回,仍要一厢情愿地用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甚至承担被人唾弃的风险去守护她的爱情。她的“复仇”丝毫不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孝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复仇”模式,在形式上具有一定创新性,也使小玉的形象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
二、“复仇”背后的“痴情”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爱情无法用言语阐述清楚,却让人心向往之、憧憬之,同时也让人悲喜交加。《莺莺传》与《霍小玉传》都是唐传奇经典的爱情悲剧,但其结局却非常不同,这就免不了引得人们将二者进行比较。一般观点认为崔莺莺软弱无能,只能无奈接受被抛弃的现实,《中国文学史》说:“当她意识到张生将要抛弃她时,却无力起来斗争,只能自怨自艾,听凭命运摆布。”有了崔莺莺作对比,霍小玉似乎自然显示出了顽强的反抗精神。其实仔细分析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崔莺莺并非逆来顺受、软弱可欺,霍小玉也不是为了“报复”而“复仇”,种种行为只是因为她太痴情。
首先,从二人对于男方的离去采取的态度来看,崔莺莺在得知张生不回来后,很心痛甚至抑郁,但是最终她也没有散尽家财去寻找他,最终另嫁他人,张生也另有所娶。许多人说这里的崔莺莺是软弱的,不得不接受被抛弃的现实,忍辱度过余生。但是,笔者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子物证初级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Q/CR 549.5-2016 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5部分:土工布.PDF VIP
- 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人行天桥钢箱梁施工方案.doc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第5講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ppt VIP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背诵用).doc
- 冶金企业全要素评估表(人机物环管).docx VIP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安全防护栏.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