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编赣剧《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docVIP

浅析改编赣剧《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改编赣剧《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

摘要:赣剧是江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种,自诞生以来就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弋阳腔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声腔的唱腔,弋阳腔和青阳腔两个声腔构成了赣剧高腔体系。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县的弋阳腔是我国高腔戏曲的始祖,青阳腔作为弋阳腔在流入安徽青阳时派生出来的主要支脉,除了融入了自身特色之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赣剧改编《临川四梦》中的剧目《还魂记》(弋阳腔)与《紫钗记》(青阳腔)为例,通过研究改编赣剧版《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将改编前后的剧目进行对比,对赣剧弋阳腔与青阳腔的音乐特点进行深入探究,为促进赣剧的传承和发展作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赣剧;《还魂记》;《紫钗记》;音乐特色

1赣剧版的《临川四梦》的概述

赣剧是深受江西人民喜爱的大剧种,是鄱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赣剧改编和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剧目,其中具有特色的舞台表演、多种多样的声腔和器乐,无一不使人印象深刻。《临川四梦》作为中国戏剧剧目的经典之作,不仅赢得了中国学术界的注重,还以外文翻译版的剧本获得了西方学术界的称赞。

原版《临川四梦》剧情创作来源于汤显祖暮秋之年在为自己寻求墓地时做的一场梦,年轻时的自己在梦中分别遇见了《紫钗记》中的霍小玉和李益,《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南柯记》中的淳于棼和瑶芳,《邯郸记》中的卢生和崔氏,在梦中与各个人物交谈后,从而展开了“钗园”“寻梦”“尽情”“生悟”四折剧情故事的创作。石凌鹤改编的新版赣剧共有《紫钗记》(青阳腔)、《南柯记》(弹腔)、《邯郸记》(海盐腔)和《还魂记》(弋阳腔)4个不同的故事,4种声腔。其中将原版《牡丹亭》改名为《还魂记》。4个故事改编的内容大致遵循原版,只对部分剧情进行了缩减,集中表现戏剧的主题内容,改编后的《紫钗记》为7场,《南柯记》和《邯郸记》为8场,《还魂记》为9场。

汤显祖的作品是我国戏曲文化的优秀遗产,同时江西是汤显祖的故乡,是他创作《临川四梦》的灵感之地。江西的音乐家们怀着对汤显祖的敬意,在南昌举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活动”中,由著名戏剧家石凌鹤根据原版“临川四梦”中的一些剧目进行改译,以及黄文锡对部分曲目进一步改编和完善,改编版的赣剧《临川四梦》在音乐创作上对一些传统的戏曲声腔进行改革,例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弋阳腔与青阳腔。这次改革对高腔的滚唱有着较大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一些音乐创作上以及在表演的处理和舞台设计等方面有了更加细致的编排,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现代因素,通过别出心裁的改革唤起观众对戏曲的青睐。

代表剧目的剧情简介:第一,《还魂记》的剧情简介。《还魂记》是石凌鹤对原版《牡丹亭》的改译,剧情符合原著,只换了剧名,原版剧情来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其中的故事十分离奇。杜丽娘是封建家庭中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从小受到父母的教育成为一名贤惠端庄的淑女,她受到当时封建社会的禁锢,不能追求思想上的自由,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因为她无法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子,没有情感寄托的对象,她的青春和梦想将埋葬在深闺之中。杜丽娘心中郁结着浓厚的情感,这种长期积累的情感使她陷入对爱情的痴想中,由于痴想,杜丽娘为情感而做梦,因为去庭院游玩而做梦,在梦里遇到了素昧平生的柳梦梅,对他一见钟情,被他打動,并与柳梦梅热烈地相爱了一场,梦醒后杜丽娘生病了,由于长期郁结在心,病情未能得到治愈而香消玉殒。3年后柳梦梅在花园拾得杜丽娘生前画像,痴情呼唤与丽娘鬼魂相见,人鬼相恋,杜丽娘由此起死回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找到了自己渴望的爱情。

原版《牡丹亭》全剧共55出,剧情悲喜交加,前28出为喜剧,后27出为悲剧,赣剧改编后的《还魂记》集中对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刻画,将其缩减为“训女延师”“香闺闹塾”“游园惊梦”“寻梦描容”“言怀赴试”“秋雨悼殇”“拾画叫画”“深宵幽会”“花发还魂”9场,删去了原版中起死回生后的情节。

第二,《紫钗记》的剧情简介。《紫钗记》是汤显祖在前作《紫萧记》基础上修改润色后完成的第一本传奇,该剧情节借鉴唐代传奇《霍小玉传》。女主人公霍小玉是歌姬之女,出生低微,与唐代诗人李益相遇,被他的才华、感情所打动。李毅拾得霍小玉落下的紫玉钗,以玉钗为聘礼托媒求婚,婚后李益高中状元,从军立下功劳,卢太尉为笼络李益将他招为女婿.由于卢太尉的阻挠、李益的软弱,霍小玉与李益只维持了8年的感情,李益终究另娶正妻,霍小玉为爱情奉献了全部,为李益着想甘心为妾,由于对自己身世的自卑感和对李益忠贞不贰的感情难以圆满,她绝望地出卖了紫玉钗,将卖得的百万金钱抛撒大地,之后相思成疾感染重病,在豪杰之士黄衫客的帮助下,李益才与染病已久的小玉重逢。

原版《紫钗记》注重铺张情节,剧情篇幅冗长曲折,主题不够突出。黄文锡改编后的赣剧《紫钗记》删去了黄衫客这个人物,加入了“合卺飞书”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