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空留余恨教人知——《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中的舆论呈现比较
《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中两篇独放异彩的作品,巨大的悲剧力量、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它们千百年来广受赞誉。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篇作品中写了大量与社会舆论有关的内容,这种情况在唐传奇中是比较少见的。本文结合唐代社会现实及价值评判标准,兼顾作者的具体创作背景,比较两部作品中的社会舆论,并对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分“舆论的介入及其倾向”、“舆论呈现之不合理性”、“舆论倾向不同探源”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力求从这个角度对作品做出比较深入的解读。
《霍小玉传》;《莺莺传》;舆论;合理性
《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中两篇独放异彩的作品。《霍小玉传》被称为“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代表了唐传奇的最高水平”,《莺莺传》则是“唐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值得关注的是,《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中大量涉及社会舆论对男女主人公及他们之间感情纠葛的介入,这种情况在唐传奇中是比较少见的,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并试图做出深入解读。
一、社会舆论的介入及其倾向
《霍小玉传》和《莺莺传》都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到社会舆论对男女主人公恋情的介入,但对于同样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舆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在《霍小玉传》中,李益离弃了霍小玉,霍小玉“想忘不移,赂遗亲知,使通消息”。正是在她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她与李益的爱情纠葛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起初,二人的前事仅为少数人所知,而仅有的知情者老玉工、延光公主、李益的表弟崔允明等都为霍小玉的遭遇感到痛心,并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种种迹象表明,在故事传播的初始时期,小范围内的舆论已经偏向了倍受情苦的美丽女子霍小玉。而当霍小玉得知自己日夜念想的李益又入长安,“遍请亲朋,多方召致”,而李益却“晨出暮归,欲以回避”,自己“日夜泣涕,都忘寝食,期一相见,竟无因由。冤愤益深,委顿床枕”时,两人的故事已进入更广阔的舆论范围。在这个广阔的舆论范围内,众人整齐划一地站到了霍小玉一边,“自是长安中稍有知者。风流之士,共感玉之多情;豪侠之伦,皆怒生之薄行。”此时京兆尹韦夏卿对李益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风光甚丽,草木荣华。伤哉郑卿,衔冤空室。足下终能弃置,实是忍人。丈夫之心,不宜如此。足下宜为思之!”显然,这里韦夏卿代表士人阶层对李益弃置霍小玉的行为表示了不认同。而紧接着出现的黄衫豪士诱骗李益至霍小玉家中,强迫他见霍小玉一面,又体现出豪士一类人物对李益避不见霍小玉之举的不满。可以看到,在《霍小玉传》中,公众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势力加入李霍二人的故事中,并且做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坚定地站在霍小玉一边,斥责李益的薄情之举,尽可能向霍小玉提供帮助,希望李益能够回心转意。而反观《莺莺传》,情况则大为不同。
在《莺莺传》中,张生“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在收到崔莺莺的“缄报之词”后,“发其书于所知”,将两人的故事推到了公众面前,“由是时人多闻之”。最初,张生的好友写杨巨源与元稹发表了意见,杨巨源写绝句《崔娘诗》,元稹续《会真诗》三十韵,哀叹二人风流多情却终不能相守。此时听闻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众人虽然感到“耸异”,然而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评价。而后张生志绝,在好友元稹的询问发表了一番“尤物妖人”言论:“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言辞间,崔莺莺已成惑人的“尤物”、败国的“妖孽”,张生则是不得已“忍情”的道德君子。由此,公然为自己始乱终弃之举辩驳的张生得到了舆论的格外宽容甚至支持,“于时坐者皆为深叹”,“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总之,社会舆论的介入在《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并且呈现出几乎完全不同的倾向。时人鄙夷和痛恨“忍人”李益,将怜惜与同情给了被抛弃的薄命女子霍小玉。对《莺莺传》中弃置崔莺莺的张生,舆论却表示了最大程度的谅解甚至认同,而崔莺莺得到的不过是几首无关痛痒的诗词和数声哀叹。联系唐代的社会背景及作品的内容可以发现,对于李霍、崔张的故事,舆论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下文将就其中舆论呈现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二、舆论呈现之不合理性
舆论即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认为:“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中的舆论作为公众对李霍、崔张故事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和贬李扬张的倾向。结合唐代的社会背景及作品的内容可以发现,这种舆论呈现既与故事本身有所出入,又不符合唐代社会价值评判标准。
首先,从故事本身来看,李霍和崔张的故事皆始于“乱”而终于“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26张PPT)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VIP
-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书.docx
- 欧洲创伤后大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指南(2023年)第六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粤教版(2025)教学设计合集.docx
- UPS磷酸铁锂电池规格书.PDF VIP
- 年产15万吨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及20万吨工业级混合油调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3年下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试题与答案下午.pdf VIP
- CNAS-CL01:2018 培训教材: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pptx VIP
- PW6218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牛羊买卖合伙人合同协议.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