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重点内容.pdf

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重点内容.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重点内容

肺弥散功能是指肺泡气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

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

由于直接检测02和CO2弥散能力技术欠缺,操作复杂,临床上多应

用一氧化碳(CO)进行D.测定。

适应证

1.用于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肺气肿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

2.协助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用于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查因、不明原因低血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

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

肺弥散功能。

4.用于胸部外科手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

后变化监测。

5.可协助评价系统性疾病的肺部受累情况。

6.可用于评价药物对肺的影响,监测药物及其他干预性治疗的反应,评估

心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

7.可协助职业性肺疾病劳动力鉴定。

禁忌证

1.严重气短、剧烈咳嗽、配合欠佳等不能配合屏气,最大屏气时间低于7s

的患者。

2.肺活量过小的患者,如1L或呼气死腔气量未能完全排空。

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的患者。

检测指标

从肺泡转移至肺泡毛细血管内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量(ml或mmol),

其单位是ml/(min·mmHg),是反映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

2.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VA)

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容量,用于估算肺内CO能够扩

散并通过肺毛细血管膜的肺容积,其单位是L,正常受试者VA近似等于

TLC减去无效腔气量。

量。

(COHb)进行校正。

mmolmin-1·kPa-1,意义同DLCO/VA。

弥散功能检查流程

1.操作者向受检者详细介绍检测动作,示范并指导依次练习呼气、深吸气、

屏气、呼气等动作,包括呼吸动作的幅度和速度。

2.受检者夹鼻夹、口含接口器后平静呼吸4~5个周期,待潮气末基线显

示平稳后,指导其呼气至残气容积(RV)位,接着令受检者快速均匀吸气

至肺总量(TLC)位,屏气10秒,最后均匀中速呼气至完全。

3.整个检测过程中必须保证无漏气,特别注意口角和呼气阀。

或不超过4秒(气道阻塞者);对某些确实不能屏气10秒者,可依据病

情需要缩短屏气时间但不低于7秒;呼气时间应控制在2~4秒内。

(min·mmHg)。

注意事项

1.检测过程中先呼气至残气量位,然后快速均匀吸气。吸气不完全会影响

CO的摄入,建议吸气容量不少于85??肺活量;吸气时间不超过2.5秒

(健康受试者)或不超过4秒(气道阻塞者)。吸气速度过慢会影响测试

气体在肺内充分平衡和弥散而导致弥散量下降。

2.肺总量位屏气时间通常为10秒。屏气时间过短使气体在肺内弥散时间

不足而致弥散量下降。

3.屏气过程中,应无漏气,无Muller(在声门关闭情况下用力吸气,

使胸腔内负压增加)和Valsalva呼吸动作(在声门关闭情况下用力呼

气,使胸腔内正压增加)。

的结果,因而需要校正,并应以DLCO校正值来判读正常与否。为减少

吸人氧浓度的影响,在受试者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建议检查前至少停

止吸氧5分钟。

5.重复检查间隔时间过短将影响下次检查结果,因此其间隔至少4分钟,

气道阻塞受试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10分钟),以保证受试者肺内剩

余的测试和标示气体得以全部排空。检查间隔中应尽量保持坐位并避免运

动,做数次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排出测试气体而缩短间隔时间。

6.有些受试者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和多次检查,但仍不能满足以上理想的检

查标准,则应在结果报告中详细说明不符合检查标准的情况,提醒医师对

结果的判断。

结果判读

肺弥散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分级。

肺弥散功能检测结果严重程度

D?CO占预计值≥80??LLN正常

60??D?CO占预计值80??LL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