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重点内容.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重点内容.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重点内容

摘要和关键词

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一直采

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但仍有境

外输入病例及区域性散发病例被发现,甚至发生短时区域性流行,显示疫

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随着18岁以下儿童发病比例和病例数量的变化,

儿童患者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症候和并发症,加之随着病毒变异的发生,

不仅备受各方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也为我国儿童2019-nCoV感染的防

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

专家共识(第二版)》的基础上,总结儿童病例临床疾病特点和诊疗经验,

就儿童病例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指

导儿童2019-nCoV感染的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诊断;治疗;预防;共识

2019-nCoV)感染由区域向全球蔓延,并在全世界肆虐已超过1年,截

界范围内逐步广泛应用,欧美国家疫情出现拐点,但病毒的变异又给我们

带来忧虑。目前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数仍高达40万例以上,我国一直采用

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但仍有境外

输入病例及区域性散发病例被发现,甚至发生短时区域性流行,显示抗疫

形势仍然极其严峻,其中18岁以下儿童发病比例较过去的认识已有极大

的不同,在疫情高发国家儿童患病人数占比甚至高达13??上[3]。儿童

的新的特殊症候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以及因此引起的较高病死率值得高度

和南非发现的DE484K变种所引起的更高传染性或更高致病力使疫情防

COVID-19)的救治工作,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5]《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

防专家共识(第二版)》[6]和儿科相关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特制订《儿

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以供临床参

考。

1病原学[7-11]

个属:α-冠状病毒、β-冠状病毒、γ-冠状病毒和δ-冠状病毒。αβ-冠状病

毒仅感染哺乳类动物,而γ-冠状病毒和δ-冠状病毒主要感染鸟类,少数也

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其宿主可能是蝙蝠,因其基因组与蝙蝠

在全球的扩散,2019-nCoV变异株已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和警惕。现有研

究提示D614G变异株或将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其感染性增强,而

因此,需持续监测2019-nCoV的基因突变。

2019-nCoV属于β冠状病毒属,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

同的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常温下,病毒在气溶胶中可存活3~

16h,在不锈钢和塑料表面保存其感染性达3~4d,在厚纸板和钞票上

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流行病学

染者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重要传染源。

2.2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

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粪便

和尿液中可分离出2019-nCoV,要重视感染者尿液和粪便对环境污染造

成的传播,同时要警惕冷链物流所导致的传播。有报道显示2019-nCoV

存在母婴垂直传播[13]。儿童发病多表现为家庭聚集现象。

2.3易感人群儿童普遍易感,具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肺气道疾病、

慢性心肾疾病、营养不良、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等)者易

发生重症。

季发病率较低,秋冬季发病明显增加[14]。

3病理改变[15-17]

尚无儿童尸检报告,仅根据目前成人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总结如

下(不包括基础疾病病变)。

3.1呼吸系统

3.1.1肺组织肺组织灶性出血、坏死,可出现出血性梗死。

3.1.2肺泡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渗出细

胞主要为单核和巨噬细胞,易见多核巨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部分细胞脱落。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包涵体,弥漫性肺泡

损伤。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可见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内透明血

栓形成,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

3.1.3支气管及血管肺内支气管黏膜部分上皮脱落,腔内可见黏液及黏

液栓形成。可表现出独特的肺血管损害特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严重损

伤,小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坏死,血管周围炎症,广泛的肺泡毛细血管微血

栓形成及伴大量新生血管的出现。

3.1.4超微结构变化电镜下支气管黏膜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中可见病

毒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部分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呈20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