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docxVIP

一种汽车底盘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汽车底盘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

摘要:研究了一种用于校核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发动机工作所需的散热量,进而推算所需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然后通过数据比较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

关键词:冷却系统;发动机;散热器;中冷器;散热面积;膨胀水箱

1前言

发动机运转时油料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加以适当冷却,会导致机体过热、机油变质和烧损、零部件磨损加剧,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通过有冷却液的散热器和风扇对发动机机体进行散热,通过水循环和空气循环将热量带走。

2冷却系统概述

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有散热器、中冷器、膨胀水箱、护风罩以及与发动机连接的各种胶管,如图1所示。散热器通过冷却液循环带走热量,属于大循环,通过节温器来进行控制,只有水温达到发动机设定的温度后散热器才会工作,低于设定值时发动机内部的小循环水路工作[1]。中冷器通过风扇将内部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压缩后的热空气降温。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散热器和中冷器的散热能力,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做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2]。

本文以一款4×4油田勘探车底盘为例,详细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参数的设计过程。

该油田勘探车属于特种作业底盘,需要适应野外崎岖山坡路面,要求发动机功率较大,同时还要满足长时间的行驶要求,这就对发动机的可靠性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针对发动机散热系统要有较为详细的理论数据作为支撑,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参照或者对比选型。以往都会将发动机参数发给散热器厂家,由厂家来匹配,没有具体的设计数据,因此散热系统出现问题往往会比较被动。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发动机工作的实际情况,在选用散热器才更有针对性。

该设计方法也是对散热系统的经验总结,能比较快速准确地计算发动机的实际散热需求,也可以运用到其它车型。

3发动机主要参数

型号:MCO7H.33-60。

型式:直列六缸、四冲程、水冷、增压。

排量:7360mL。

气缸直径与行程:108mm×134mm。

额定功率:240kW(2200r/min)。

最大扭距:1412N·m(1200~1600r/min)。

4散热器参数计算

4.1散热器散热功率

发动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部分用来做功,一部分热能会传递给冷却系统,我们将这部分热能认为是散热器需要散发的能量[3],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

[Qw=AGeNeHu3600(kW)]????????????(1)

式中,A为散热器需要散发的燃料热量比,一般情况下,A=0.18~0.25,取0.25;Ge为燃料消耗比,柴油机0.20~0.26kg/(kW·h),取0.25;Ne为发动机最大功率,取最大功率240kW;Hu为燃料低热值,对柴油机取41870kJ/kg。

将上述数值代入式(1)得:

[Qw=0.25×0.25×240×418703600kW]=174kW=

149642kcal/h

即,发动机需要的散热量为174kW。

4.2冷却水循环量

计算出发动机所需散走的热量后,可计算冷却水循环量:

[Vw=QΔtwγwCw(m3/s)]????????????(2)

式中,[Δtw]为冷却水循环的容许温升(6℃~12℃),取[Δtw=]8℃;[rw]为水的密度(1000kg/m3);[Cw]为水比热(4.187kJ/(kg·℃))。

将上述数值代入式(2)得:

Vw=312L/min

即,选取的散热器的水循环流量为312L/min。

4.3冷却空气用量

冷却空气用量Va通常等同于散热器的散热功率QW,冷却空气需要量如下:

[Va=Qw/(ΔtraCpa)=174/(20×1.01×1.005)m3/s]=8.57m3/s(3)

式中,Δt为空气流经散热器前后的温差,通常Δt=10~30℃,取20℃;[ra]为空气密度,一般取1.01kg/m3;Cp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

4.4散热器能力校核

4.4.1散热器传热系数K的确定

散热器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如下:

[K=11αw+δλ+1αa]?????????????(4)

式中,[αw]為冷却水到散热器壁的导热系数,当冷却水速度为0.2~0.6m/s时,[αw]约为2000~3500kcal/(m2·h·℃);λ为散热管导热系数(铝的导热系数237W/(m·k));[δ]为散热管壁厚,一般可取0.15~0.2mm;[αL]为散热管到空气的散热系数,当流过散热管的空气流速为10~20m/s时,[αL=]60~105kcal/(m2·h·℃)。

将上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