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客观选择题(练)(教师版).docxVIP

第1讲 客观选择题(练)(教师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PAGE/NUMPAGES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专题04诗歌鉴赏

第1讲客观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九赏心亭登高范成大①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D

【解析】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

【读懂诗歌】回忆当年带着书和剑在此地流连,年老时任建康镇帅重游此地登高饮酒。年轻时的满头黑发在秋风中所剩无几,就如经雨后的菊花已经没有几朵盛开。放眼望去,江边田垄上的庄稼青黄一片,丰收在望;落日照耀下,淮山浮起的紫色烟雾、翠色植被尽收眼底。喝了这杯酒,自己仍是羁旅异地之客,思乡之心随着傍晚的江潮久久在心中回荡。

2.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风花①杨万里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风似病癫无藉在②,花如中酒不惺松③。

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道是残红何足惜,后来并恐没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当时诗人受排挤调任淮西江东转运副使,从建康外出巡查民情。②无藉在:无赖,无所顾忌。③惺松:清醒。

A.诗人表示海棠桃李经过春雨摧残,又饱受清明时节狂风吹拂,已经凋零殆尽。

B.第二句“更”字写出风的冷酷无情,在雨打之后仍不放过残红,很有表现力。

C.三、四句诗人使用对比手法来描绘风与花,饱含对风的嘲讽与对花的怜惜之情。

D.这首诗写景兼抒情,首尾呼应,惜花始惜花结,情感从感伤无奈到愤慨冷峻。

【答案】C

【解析】【“三、四句诗人使用对比手法来描绘风与花”错误,“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意思是风好像生病癫狂了,无所顾忌刮着,花儿好像喝醉了酒还不清醒,这两句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把风肆意狂吹和被风吹之后的花儿的状态描绘出来了。】

3.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喜雨杜甫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A.本诗颔联中的叠词“漠漠”“纷纷”写出了空中云多、雨多的形貌。

B.颔联中的虚词“才”“已”写出了乌云堆积、大雨迅疾而至的场景。

C.巢中的燕子为了避雨,都高飞殆尽,侧面写出了雨带给燕子的伤害。

D.根据颈联中的“巢燕”和“林花”,可以推测出这场雨发生在春季。

【答案】C

【解析】【句意理解有误,“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的意思是“又见燕子飞出巢去啄泥筑巢,林花经雨而更加鲜艳润泽”。】

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①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注释:①金华道人,即唐代词人张志和。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东阳金华(今属浙江)人,曾写有《渔歌子》五首。

A.词作开篇“一波才动万波随”,与词尾“水寒江静,满目青山”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写空阔之景寓有舒旷之气。

B.词作上片收笔写鱼翔深底,为取金鳞,渔翁不惜垂丝千尺,下片以渔翁凝神垂钓承转,描写中兼赋笔,过片自然。

C.词作运用拟人手法,写鱼儿刚刚吞下了鱼饵,又将信将疑地吐了出来的情态,将艰难钓得鱼儿的完整过程表现得风趣活泼。

D.词作题序指明作者观察胜景取登高远望的角度,既为写阔大之景提供了条件,也为笔触的自由灵动提供了可能性。

【答案】C

【解析】【表现“艰难钓得鱼儿的完整过程”错误,“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这一虚设之笔描绘了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钩之乐,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

【读懂诗歌】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魏魏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001331000010
认证主体仪征市联百电子商务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6771U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