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pptx

高中语文课件: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常考的主观题题型1.××联(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阕作简要分析。3.请鉴赏×句诗(或某联)。4.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某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6.指出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并间隙作者的情感。7.请分析这首诗(词)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二、学会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三、掌握诗歌中表达技巧的答题步骤。第一课时关键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描写“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与“表达特色”“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艺术表达”等都属同义语。“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四、构思技巧表达技巧大书P139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通过记叙抒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从而抒发诗人矢志报国的信念。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记叙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描写刻画。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通过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的画面,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描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最后两句,通过议论,表达了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达作者的意见。表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诗歌的主旨,使诗歌的主题鲜明、深刻。议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忧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鲜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深化诗歌的主题。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抒情记叙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粗笔勾勒(白描)、细节描写(工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描写表达方式议论【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情景交融)…抒情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描写(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c、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a、描写角度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体验。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近)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角度:由远到近。b、描写内容(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等等)描写要从不同角度,以增强描写的立体感。描写大多采用视觉描写,但为了多方面地表现所写之物的特点,更加方便抒发感情,常常辅之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如唐代诗人王建《江馆》:水面细风生,(触觉)菱歌慢慢声。(听觉)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视觉)他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描写了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图。“水面细风生”是触觉,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菱歌慢慢声”是听觉,采莲小调婉转柔美,舒缓悠扬。“灯火夜妆明”是视觉,不远处有明亮的灯光,灯光下,有盛装女子婉丽的身影。这首旅宿诗,透露出作者领略江边夜市时悠闲欣喜的感情。看一看以下这些诗句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色: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声: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味: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c、描写内容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