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硫酸锰生产工艺
摘要:介绍了两矿法浸出低品位软锰矿的原理及工艺条件,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
以硫铁
矿作还原剂,用硫酸直接浸出Mn含量为25%左右的低品位软锰矿,浸出率达
93%,该工
艺具有能耗少,成本低,实用性强,锰回收率高等特点,为低品位软锰矿的利用开辟
了新的
途径。
关键词:两矿法;软锰矿;硫酸车孟;工艺研究中图分类号:TF11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336(2004)02-
0035-03
近10年来,随着我国锰冶金及锰化工的飞速发展,对锰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品位的锰矿日渐减少,锰矿的出厂价近年也在不断攀升,给锰冶金及锰化工行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的锰矿储量十分有限,而大部分是低品位的。低品位的菱锰矿已在电解锰及电解二氧化锰中得到广泛利用,低品位的软锰矿一直无法直接利用,只有通过选矿来提高品位,这样既提高了成本又浪费了资源。为克服传统法生产硫酸锰转化率低、能耗大、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充分利用我省低品位软锰矿,作者开展了两矿法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制硫酸锰及其下游产品的工艺研究。实验表明:该法原料来源广,工艺及设备简单,操作稳定,能耗低,生产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基本原理
两矿法浸出软锰矿制硫酸锰的研究较多,但直接利用锰含量低于30%的低品位软锰矿制备硫酸锰还未见报道。软锰矿中锰是以二氧化锰的形式存在的,不能被硫酸直接浸出,必需要有还原剂的存在,才能将Mn4+还原成Mn2+再与H2SO4生成MnSO4。还原剂有多种,如硫铁矿、硫酸亚铁、二氧化硫及其它还原剂。作者
选用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操作方便,还原效果好且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硫铁矿作还原剂,即两矿法。就是将软锰矿、硫铁矿、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锰,然后再将同时被硫酸浸出的其它杂质除掉,得到硫酸锰。一般认为,两矿法的主反应方程式为:
15MnO2+2FeS2+14H2SO4
15MnSO4+Fe2(SO4)3+14H2O
选定的硫酸锰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2实验
1原料及规格
软锰矿:本研究采用湖南省衡阳地区某矿
未经选矿的低品位软锰矿,粒度为01150mm,其主要成分如下:
MnO239181%,Mn25117%,Fe7125%,
MgO0174%,CaO1718%。
硫铁矿:采用湖南省某矿硫铁矿,粒度为
01150mm,其主要成分如下:
S3517%,Fe35186%,其中FeS?1414%,FeS2?5711%
硫酸:采用湖南省某厂93%的冶炼回收酸2.2实验研究
实验以2000mL的烧杯为反应器,带搅拌器。首先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反应器,开启搅拌,按一定比例准确加入软锰矿、硫酸,升温,然后慢慢加入硫铁矿粉。加热升温至95?左右,保温3,6h,反应完毕后加入除铁剂,待pH5时,将反应料浆过滤,洗涤,洗水作下次浸取用,得到的硫酸锰溶液加入除杂剂,在搅拌的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过滤,滤液经静置后再过滤,以除去硫酸锰溶液中的杂质,干净的硫酸锰溶液可作为金属锰或二氧化锰、碳酸锰等下游产品的原料,也可浓缩结晶再干燥得到硫酸锰
产品。
3实验结果及讨论
1条件实验
条件实验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固定软锰矿、液固比及反应温度,选择硫铁矿用量、硫酸用量和反应时间作为3个因子来设计正交试验,每个因子取3个不同的水平,正交试验各因子的水平设计见表1。
表1正交试验因子水平设计表
水平
因子
A(FeS2,g)B(H2SO4,g)C(时间Ph)1A1B1C1
A2B2C2
A3B3C3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
表2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序号
ABC
浸取率P%
1A1B 1 C175.52A 1B 2 C285.23A1 B 3C368.64A 2 B1
C192.75 A 2B2C293. 56 A 2B3C383.2 7 A3B1C183. 7 8A3
B2C284. 3 9A3B3C3 79. 4 K1229.3251. 9 243.0K2269. 4 263.0
257.3K3247.4231.2245.8K176.484.081.0
K289.887.785.8K382.577.181.9R13.410.64.8因子主次ABC
较优水平入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硫酸体系镍盐溶液中锌的深度脱除.docx
-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 硫酸和硝酸学案.docx
- 硫酸头孢匹罗的合成工艺改进.docx
- 硫酸工业详细讲解专题.docx
- 硫酸干吸塔压降高难题有解.docx
- 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说明书.docx
- 硫酸根定量测量方法.docx
- 硫酸氢氨造成的空预器堵塞治理实例.docx
- 硫酸法制钛白的工艺设计.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