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曲坛音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钱涛
【教学内容】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曲坛音韵》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曲艺历史悠久,富于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音乐是曲艺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区别各个不同曲种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特征和作用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说、唱相间和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刻划人物。
2、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苏州弹词通过说、噱、弹、唱交代故事情节,抒发人物感情。曲调优美流畅,富有江南地方特色。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有单人、双人和多人等表演形式。
3、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音乐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初中的学习方法已经适应。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喜欢古典音乐,但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曲艺音乐既不了解,也没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和学习京韵大鼓和苏州评弹,初步了解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说和唱。
2、欣赏并学唱《丑末寅初》、《珍珠塔》片段,引导学生体验京韵大鼓和苏州评弹说中带唱,唱中带说的表演特点。
3、尝试用苏州方言学唱《江南好》,指导学生在听与唱中感受苏州评弹优雅、委婉的“唱”。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的表演特点。
2、尝试用方言学唱苏州评弹选段,体验其演唱特色。
【教学过程】
一、由欣赏京韵大鼓了解曲艺艺术
(一)京韵大鼓
1、欣赏骆玉笙演唱的《丑末寅初》片段。
2、刚刚欣赏的是由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老先生为我们表演的经典唱段——《丑末寅初》。
3、简介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檀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
4、体验京韵大鼓“说唱”的艺术
(1)复听《丑末寅初》片段。
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手持鼓板边说边唱,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新欣赏《丑末寅初》的部分唱词。请同学们关注一下其中的固定节奏段落。
(2)跟音乐按节奏一起念念说词部分
梆儿听不见那敲0︱钟儿听不见那撞0︱
锣儿听不见那筛0︱铃儿听不见那晃0︱
(3)随着录音一起尝试说唱结合,尝试京韵大鼓中说中带唱,唱中带说的特点。
5、根据学习情况,尝试着填写相关表格内容。
种类
流行地区
表演形式
伴奏乐器
方言
京韵大鼓
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
一人说唱、自己打鼓击板
鼓板、另有三弦、四胡等伴奏乐器。
北京话
(二)曲艺艺术
1、什么是曲艺?
京韵大鼓的表演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这种表演形式在中国大约有400多种,被统称为——曲艺。曲艺是说唱艺术。除少数曲种外,大多为说唱结合,唱居主要地位。
2、我国说唱音乐品种十分丰富,按地区可分为南北两路。
南路主要有:苏州弹词、扬州评话、四川清音、湖北渔鼓、长沙弹词、广东南音等。
北路主要有:各种大鼓、琴书、单弦、数来宝、二人转、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
3、我们初步了解了北方最具代表性的京韵大鼓,而南方最具代表性的说唱音乐当属被称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
二、由欣赏苏州评弹感受曲艺音乐
1、学生说说:我知道的苏州评弹。
种类
流行地区
表演形式
伴奏乐器
方言
苏州评弹
2、简介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苏州弹词通过说、噱、弹、唱交代故事情节,抒发人物感情。有一人“单档”、两人“双档”和多人等表演形式。
3、欣赏苏州评弹《珍珠塔——妆台报喜》选段。
尝试着填写相关表格内容。
种类
流行地区
表演形式
伴奏乐器
方言
苏州评弹
苏州及江浙沪地区
一人自弹自唱的“单档”;两人合作的“双档”等
琵琶、小三弦
苏州话
4、体验苏州评弹“唱”的艺术。
“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说的是曲艺的“唱”不仅要唱出“韵味”,同时也要唱出“情味”,不仅要“以意动人”,更要“以情感人”。
(1)聆听弹词开篇《新木兰辞》片段。
“弹词开篇”:苏州弹词演员在说书之前所加唱的与正书无关的短段。它和评话的开词,即开话之前先念诗、词、曲或韵白的作用相同。原为艺人定场、试嗓之用。
(2)模仿演唱“唧唧机声日夜忙”。
A、听原唱,品韵味。
B、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