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昌宁县耈街乡苗族“祭祖”活动探析.docVIP

云南省昌宁县耈街乡苗族“祭祖”活动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昌宁县耈街乡苗族“祭祖”活动探析

[摘要]苗族“祭祖”活动源于苗族祖先崇拜。在云南省昌宁县耈街乡,苗族祭祖活动十分盛行。本文从耈街乡苗族“祭祖”中的贡品、仪式、祭词、禁忌等几个方面论述该地区苗族的祭祖活动,同时简要评析了苗族祭祖活动中的相关文化事象。

[关键词]耈街乡苗族祭祖活动探析

云南省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位于昌宁县县城东北部,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地州结合部,东与本县珠街乡接壤,南与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山水相连,西与本县漭水乡隔江相望,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水泄乡毗邻。2012年全乡总人口23110人,汉族18081人,占78%,少数民族5029人,占22%,其中彝族3832人,占总人口的17%;苗族1100人,占总人口的5%。苗族主要分布在境内的打平村和土皮村,大部分聚族而居,很少的一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

一、苗族“祭祖”活动概况

苗族是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祭祖是当地苗族人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适逢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婚丧嫁娶必定祭祖,大灾大难也离不开祭祖,这是苗族祭祖最为重要的特点。每个家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较为隆重的“祭祖”活动,人们称之为“退口舌”或“收火星”,本文主要论述家庭式的祭祖活动。

二、“祭祖”中的贡品、仪式、祭词和禁忌

如上所述,苗族人是如此的重视“祭祖”,那么当地苗族人是如何祭祖的呢?以下内容将从祭祖中的贡品、仪式、祭词和禁忌等作逐一论述。

(一)“祭祖”中的贡品

在祭祖活动中,祭祀的贡品是要精心准备的。通常苗族人以鸡肉、猪肉、米饭、酒和香纸作为祭祀的贡品。这些贡品都要在祭祀开始之前就准备好,一般来说,家里的女性需要准备鸡肉、猪肉和米饭,而男性则准备香纸和酒。虽然贡品的数量不多,也不显复杂,但准备的过程无疑是庄重的,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会在禁忌部分进行论述。

(二)“祭祖”的仪式和祭词

在家庭式的祭祖活动中,辈分最高的男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祭祀贡品的挑选、祭祀用具的清洗及祭祀仪式的举行往往都由其单独完成,据说这是孝的体现。祭祀开始后,“祭祀者”①所使用的语言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一个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年龄都未满十八周岁,那么通常会由家中最年长者在家里供奉祖先的神龛上献上香纸和酒,再用两个小碗分别装上米饭、鸡肉和猪肉,并将其摆放在神龛上,之后需要作揖并说:“某某祖先,今天适逢某某节日,你要带领祖先甲、祖先乙、祖先丙……共聚于此,享受子孙为你们准备的盛宴,同时你们要保佑我们一家老小平安、健康。”这是比较特殊的家庭使用较为简单的祭祀方式。

如果家中年长的男性都还健在,那么辈分最高的男性就必须主持家中的这类祭祀活动了,此时整个过程就变得繁杂了。首先,要在供奉祖先的屋里摆上一张方桌,桌子正对着神龛,在桌子的左边摆上一条小凳子,这张凳子是给祭祀者坐的,而在桌子的另外三面则要摆上三条长凳给“祖先”坐。祭祀开始前,先要有祭祀者将各种贡品摆到桌子上(有时在祭祀者的要求下家中的小孩也会帮忙将各种贡品摆放好)。摆好贡品后,祭祀者坐到桌子左边的小凳子上,首先给“祖先”献酒,如果祭祀者的父母已去世,那么首先他需要邀请的便是自己的父母,通常会说:“旧年终新年始,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我准备了各种酒菜,父亲、母亲,你们要回来和我们欢聚一起,这是我精心为你们准备的美酒,希望你们能好好的享用,你们要保佑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在辛勤劳作后,有饭吃,有衣穿,人口清净,牲畜平安,粮食满仓,牲畜满棚,金银满堂,身无病痛,助我们驱走豺狼虎豹,让我们不遭闲言碎语,这样我们才能世世代代的惦念和孝敬你们。”②说完后便往桌子的空白处倒上一点酒,表示将美酒献给了亡者。

邀请完自己的父母后,祭祀者需要邀请自己祖父一辈的人了。除了自己的父母他还要请这些人来共享“盛宴”,包括家族中自己祖父一辈的所有人、父亲一辈的所有人、同辈的所有人;而家族中如果有年轻人已经去世了的,那么他也要邀请其来参加这个重大的“盛宴”。在苗族人看来,满三个月的婴儿都已经具备了让后人祭祀的资格,但年纪太小的家族成员通常会被人们遗忘,当出现遗忘的情况时往往用“大家”“所有”“等等”这些模糊性的词语来代替。或许与记忆有关的缘故,苗族人“不献祖”③,他们祭祀的最高一辈是祭祀者的祖父一辈,他们认为这样的祭祀已经把所有祖先包含其中,这难免相互矛盾,但他们自身也难以解说清楚。祭祀者在邀请这些“祖先”的时候,先后顺序是很重要的,父母必须放在第一位,尔后要从自己祖父那一辈开始,直至辈分比自己小的为止。给这些“祖先”献酒和给父母献酒是一样的,只需要将祭词中的父亲和母亲改成“某某祖先”即可。

献完酒,需要给亡者们献上“饭菜”了,祭祀者使用木头雕刻成的木勺④,舀上一点米饭,用筷子夹上鸡肉和猪肉放到木勺里,重复献酒时使用的祭词便可。祭祀者在说这些祭词时,声音平和,声调不高,态度诚恳。当然,也有的祭祀者会因为有节日气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