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身”到“具身”——基于身心一体的具身学习理念的指导.docx

从“离身”到“具身”——基于身心一体的具身学习理念的指导.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离身”到“具身”——基于身心一体的具身学习理念的指导

摘?要:身心二元的思想使得小学生的学习深陷“离身”困境,身體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在离身观念的束缚下,学生学习的各方面都呈现出“离身”倾向。文章基于身心一体的具身学习理念的指导,提出具身学习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关键词:具身学习;小学生学习;身心统一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关注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培养,学习时常被窄化为大脑的活动,而忽视了身体及其机能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校园中时常会出现重脑轻身的离身学习现象。具身学习理念的出现使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学生身体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为实现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身体转向带来了契机。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具身化”变革

受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离身学习的现象存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其中以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为甚。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常常会使用如“一二三,坐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等课堂口令来规训学生的身体,以达到课堂秩序的“整齐”,保证教学质量。秉承离身学习观念的教师往往视学生的身体为学习的障碍,在课堂中对学生身体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头脑”是否参与学习,而忽视了教和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活动、亲身实践及主观感受所体现的“身体”所具有的认知功能。事实上,知识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体验和情境的不断交互而建构的,环境、个体能动性、身体状态和知识的关联性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知识的习得过程,因此学习过程更像是一个有反思、有下潜、有摸索、有顿悟和有上升的螺旋。学习不是停留在知识符号本身,而是着重对知识的体验。具身学习是一种能够客观认识及准确把握和运用身体认知功能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的提出冲击了传统教学中的离身现象,引发了教育者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重新审视,开启了教育教学的“具身化”变革。

具身学习是一种与离身学习相对立的学习方式,具身学习视身体为学习和知识获取的资源和途径,强调身体的参与和体验。小学生的具身学习可以从“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方面来理解。关于“学什么”,具身学习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层记忆,更重视获取与学生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紧密相连的知识内容;关于“怎么学”,具身学习要求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全身心参与知识建构,通过运用身体的物理属性和感官技能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效互动,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二、小学生具身学习的现实困境

(一)重智轻身的学习观念

受身心二元论及传统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长期萦绕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观念中。虽然经过长期的素质教育改革,但是大众对“分数”的执念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之前,学科培训班、思维训练班等校外培训机构屡见不鲜,究其根源依然是离身的学习观念、教学理念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批判。离身的学习观念下,学生的身体一般有两种“命运”,一种是被严格规训,一种是被遗忘,学习被视为是单纯的思维培养、智力训练的活动。其实,对身体的规训一直存在于中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头悬梁,锥刺股”“赫尔巴特的训育思想”等都反映了压制身体、重智轻身的价值理念。学生的身体常常被学校管理者、教师视为违反校规、影响成绩和制造麻烦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身体的规训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活泼好动的特征,课上课下、教室内外,学校都对学生的身体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学生身体的遗忘则表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身体的忽视,秉持身心二元的认知观、学习是头脑的活动和学生是知识的容器等观念,通过教师讲和学生听以及大量的习题将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学习变得机械生硬。

(二)固着僵化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学习目标一般是按照课标、教材和学校统一的学期规划等因素进行设定,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然而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却常常被忽视,学习目标的制定严重脱离学习者个体的现实状况。学校的学习目标一般是要求某一年级或某一班级在某一时间段对某个知识的掌握达到统一程度。实际上,每位学生的现实状况、实际的学习能力各异,学生的个体经验、身体活动和情感体验等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目标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习评价的离身化,离身的学习评价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和评价内容重结果两个方面。目前,中小学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仍以纸笔测试为主要方式,以结果性评价为导向,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情感态度等因素并没有被合理地纳入评价范围内。评价的方式随之影响着评价的内容,离身学习视域下的学习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科知识,对学习过程不太重视。虽然考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学生的个体经验获得、个性化理解和思维素养发展等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三)呆板生硬的学习内容

大部分教师在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