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活动 论文.docx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活动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活动

摘要:当下研学游已成趋势,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兴趣,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研学的整个活动中,从动员到准备最后到形成研学报告,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让学生既乐游又乐学。

关键词:有效引导,激发兴趣,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收获知识和快乐

正文:研学的基本定义即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教学法。现在由研学延伸出了研学旅行,又称研学游,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课堂,是国家大力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全新模式,是校内外衔接教育的创新形式。说是创新,其实也是传承和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孔子带领弟子泗水河旁游春讲学,引导弟子观水论水、师生言志,从而达到以水育人的境界,可谓是传统研学的典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下的研学游正是在教师帮助指导下进行的拓展活动,根据研学游的人文自然景观选择和确定好主题,学生在游学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所以说一次成功的研学活动是能整体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能力的。

现如今,各个学校每年都会在春季或是秋季开展主题性的研学游活动,到了中高年级师生们早已习以为常,多数同学都乐把研学当作单纯的春游和秋游,即便是确定了主题,要求形成研学报告,也是个别尖子生的作业,最后老师为了有所得,只好要求每个学生回来以后,以写一篇游记了事。很显然,这是重了“游”,轻了“学”,研学的参与面不大,既体现不了其活动的集体性,也让其学知育人的作用大打折扣。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乐游又乐学呢?下面就研学游开展的具体步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斗志,成功动员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如何让他们觉得司空见惯的研学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我想激趣就是在活动伊始,激起他们的好胜心,这样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兴趣自然生成,就能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今年,学校的研学活动安排前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消息一传来,教室就沸腾了,趁着这兴奋劲儿,我扬着手中的一叠研学单,作神秘状宣布:“这次你们不仅能玩的好,还将有机会和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来一次研学大PK的任务呢!”教室里顷刻间有了短暂的安静,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看向我,很快,气氛又热烈起来,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疑问声四起:“沈老师,怎么pk?需要做哪些准备?”“我猜就是回来每人写篇游记,再进行游记作文评比,对吗?”“啊?沈老师这难不难?”我没有说话,放眼看去,全班多数同学是磨刀霍霍斗志满满,个别略有顾虑,面露难色。我一看还得添把柴,激他们一下:“怎么?害怕啦?”“不——怕——!”音量的分贝猛窜至90,接着就是“小博士”李同学、“小才子”徐同学高呼的请战声:“沈老师,说吧,怎么干?”嗯,看来悬念造得不错,胃口吊起来啦!动员成功!

二、有的放矢,讨论分组

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成功动员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让班内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活动、收获知识和快乐才是最终目的,这就要老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再分组合作完成,这才是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1.明确任务

看着一张张因紧张和激动变得特别红润的脸蛋,我摆手示意安静,一脸严肃道:“迎战首先要明确任务,具体任务全在这张研学单上,请认真听!”此刻,他们已是一脸期待,坐直了身体,“学校给了五项研学任务,即五个问题,可以任选一项进行研究学习,最后要以电子稿的形式完成一篇研学报告,可以图文并茂,附上照片。”接着,我便字正腔圆地缓缓地把问题一一读出,孩子们听得认真,神情也渐渐放松:“简单,我知道剪纸捏泥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带我们看樱花哦!”“砖雕?谁见过?西游记砖雕?”“心肺复苏体验,带劲!”看得出来,我把五个任务一说完,很快就激发了大家探究的欲望。大班长首先起立发声:“沈老师,能把任务单发给我们看看吗?”“可以,不过每个班就十张。”(其实是47张,我只带来10张)似乎是猜出了我的心思,有人立即接话:“没事,我们可以分十个组完成。”

2.讨论分组

下面的分组顺理成章。为了让他们合作顺畅有效,我先确定十名核心人物为组长,并一改课堂四人学习小组的固定模式,组员和人数交由组长挑选确定,于是,班内各组的争人大战开始:会画画的圣翰同学,会打字的晨阳同学,家有手机电脑的同学成了香饽饽,平时习作水平高的最抢手……混乱中发现小昊同学、姗姗同学两位后进生被遗忘了,神情黯然立于角落处,正要示意,见两位课代表轻轻将他俩拉入了各自的队伍中,至此,分组工作画上句号。

3.确定主题

接着是各组确定并申报研学主题,我要求:申报时要说说选择的理由和如何完成报告的。一番讨论后,很快组长上报了研学目标,分工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