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情境导入郭沫若(1892-1978),原名,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诗集、;
写作背景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受到五四爱国运动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进入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1919年九、十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实则抒写对“力”的赞美。题目解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是地点;“放号”是吹响号角的意思。所以题目的意思就是:站在地球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喊。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可抗拒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
新诗创作
任务驱动1.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2.“滚滚的洪涛”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五四狂飙)谈谈自己的看法。3.诗歌结尾“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是如何赞美“力”的?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由朗读诗歌,展开想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诗歌,展开想象,并思考以下问题。所在所见所感地球边上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狂暴的太平洋讴歌和赞美力
意象:白云、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力特点:这些意象给人一种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不可抗拒的情感体验。
白云怒涌
滚滚洪涛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形容白云的数量多,面积大,不是只有一朵两朵白云,这样就突出了白云的气势。拟人修辞手法。感觉这些个无数的白云是带着一种相当愤怒的情绪在怒涌、在翻滚。感觉其中了一种气势恢宏,滚滚而来、不可抗拒力量正在酝酿。
1.诗歌开头三句,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图画。(局势多变)
思考:“滚滚的洪涛”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五四狂飙)谈谈自己的看法。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波力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笔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表面上就是太平洋的洪涛,而深层次也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来说,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他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击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同时他也以伟大的创造力建立着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这样滚滚的洪涛,象征着这种排山倒海、席卷全球、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推动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趋势。
诗歌结尾从不同角度设喻,讴歌赞美“力”。“力的绘画”指展现出的大海白云的壮丽景色,“力的舞蹈”是洪涛滚滚的比喻,“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诗人反复歌咏的“力”更是“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象征。“力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力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
诗人只是在赞颂“大自然的神力”吗?说说你的看法。诗人反复歌咏的“力”更是“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象征。“力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力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
品诗悟理苦难悲惨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横跨两大洋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小结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国开《形势与政策》形考大作业答案: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 VIP
- 机电工程备品备件方案(3篇).docx VIP
- 集装箱多式联运复习试题含答案.doc
- 3.5.2医院感染相关监测(达C档).doc VIP
- 初中英语2024届中考词法复习名词专项练习(真题版)(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x VIP
- 【7A版】超能分期“商户贷”操作指引.docx VIP
- 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内核与边界.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及答案.pdf
- 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