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课件第8课_咬文嚼字.pdf

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课件第8课_咬文嚼字.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

朱光潜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学习本文分析问题

的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

到写作中去。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

切的关系”这一主张。

3.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咬文嚼字”一词,现在一般用作贬义词

,它的含义有: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

或卖弄才学;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

缠或强词夺理。在本文中,作者赋予它以新的

含义,即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

艺术的完美。

1.学贯中西的一代名家。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人。他1916

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1917年赴香港大学攻读

教育学,1922年于上海、浙江教学。他与胡愈之、叶圣陶、丰子恺等在上

海成立“立达学园”,创办开明书店和《一般》(后改名《中学生》)杂志

。朱光潜先后留学于英法两国,广泛涉猎西方文化。他于1933年回国,先

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建国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并兼多种职务。

2.中国美学的真正鼻祖。他所著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

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超越,也无作品能代替此书。

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

版业的一大景观。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更是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

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建国后,朱先生一直潜心研究美学,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美学理论

体系。尤为可贵的是,他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指导美学研究,在国际

上独成一派。

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

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

言不够重视,一般人也就不太重视语言修养,不注重推

敲文字,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针对当时文学创作

的这一现象,朱光潜写了这篇文章,提出:“文学是艰苦

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

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自我核对]①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剧本

《屈原》的一句台词。②《水浒传》《红楼梦》

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③《史记》对李广射虎的

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④韩愈帮贾岛斟酌诗

句。⑤“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⑥《惠

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⑦“柳腰桃面

”等套语的评述。

2.仔细阅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自我核对]文章先是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

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然后

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

“唯陈言之务去”;共两个例子,一正一反;最后在

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

艺术的完美”。

3.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自我核对]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xiáncénzǐ

倒涎()岑寂()付梓()

qiángzújiè

王嫱()没镞()蕴藉()

chéngqìnbà

下乘()清沁()灞桥()

zēnɡmínɡjiáo

憎恶()茗烟()咬文嚼字()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涓涓细流锱铢

娟秀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